0%

  此文预计于09/11/01前完成。

  此次出游有些突如其来,我对我得目的地并无多少旅行的欲望,甚至连了解的好奇心都少得可怜。也许因为距离并不远,无法形成对于我认为的远行所构成的诱 惑;又或许它们都是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历史上几度分合就像历史上的中国,所谓欧盟,谁知道在未来是不是会在书中写成“欧洲曾达成统一”而失去所有细节的描 述呢?并且,这是北方,让我想起《Bienvenu chez les chi’ts》中老爷子意味深长地那句:“C’est le NORD!”整个欧 洲的北方在八月似乎是个不错的避暑之地,但相比起来,我更愿意前往马赛、或者罗马,甚至雅典。不过我还是跟随我的亲人们一同前往了北方,走马观花地游览比 利时荷兰德国卢森堡四国。所幸因为无知和健忘,这几个国家的信息在我得头脑中只有蛛丝马迹,这一行可以切身感受一下异国情调,并且扫盲了。

比利时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我对比利时的第一感觉是四个字:“小国寡民”。但这片国度小得可怜,看似并没有什么特色;与此同时,比国人又取了荷兰人和法国人的短处,不善于创造什么 特色。使得整个旅途之中比利时更像一个中转站,让人们有一个暖身的过程——如果你说无论在地理上还是文化上,比利时都是欧洲的十字路口,真正的民族熔炉, 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更多则是这些名头的代价。一个国土如此之小的国家是难以形成中心而统驭欧洲的,她所获得的所谓“融合”和“同化”更多是被动的。 纵览比利时的历史,你会发现这里是一片不错的战场,凯尔特人、罗马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都曾以武力和战火争夺或统治这片土地,我们很难在这里看到一个强 势的民族进行持久的抵抗和维护,人们似乎更乐意把这里当作边疆来处理。真不知道比利时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祖先的——但他们终究可以有所依据。
在如今根据语种分为三个大区的比利时,人们自然根据语言判断自己的祖先。就像歌德老师在《最后一课》里说的那样,语言之重要在这个国家体现得淋漓尽 致。但语言是双刃剑,是构筑巴别塔的塔砖,根据语言分境自治区自然也不免相互摩擦,产生隔阂和矛盾。难怪导游告诉我们:比利时人之间其实也很有很深的矛 盾,说法语的比利时人和说荷兰语的比利时人是相互鄙视的,有一些甚至互不来往。此种说法不与比国人交流是难以得到证实的,但我们能看到的确是这里的城市风 貌缺乏特色——从法国北上进入比国境内之后很久你也觉不出特别,建筑风格和法国郊区没什么两样。直到布鲁塞尔,比国的首都,才有一些不同,暂可以称之为 “特色”。
在到达布鲁塞尔之前,我们的行程之中安排了滑铁卢,这个拥有太多法兰西遗憾的地方其实毫无特色,和一切古代战场一样无非是地势平坦,是个短兵相接不错 的所在。而今天到这里,也只能看到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式的土丘,上有一雄狮雕像。这雄狮脚踩的圆球正是法兰西的耻辱,伟大的拿破仑在这一战全军覆没,兵败山 倒。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到这里的原因是因为拿破仑,但到这里你才会发现这里实际上从拿破仑兵败那一刻便已经改换门庭,无论是土丘上的铜狮,还是滑铁卢的博 物馆,都在无一例外地重复着一个名字:威灵顿,第一威灵顿公爵。好吧,作为唯一的慰藉,你能在停车场上看到一尊小的可怜的黑色铜铸拿破仑像,他正好面对着 滑铁卢平原永远保持着一个遗憾之极的表情供后人凭吊。
此行20公里我们到达了布鲁塞尔。


阿乙的博客,上有一段话说:

——你的MSN上,你的MSN下,我不和你说话,lady;你是门前的河流,你跑过石头,我不去那里洗衣,lady;你是拉过太平洋的电缆,电缆上结着冰雪,我不和你打电话,lady;lady,今天和昨天一样,我和我一样,我最近很好。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我的朋友,语句之中Lady亦可以换成“老王”,顺便问一句不知什么时候能看我网站但从不留言的老王一句:我最近很好,你呢?

___另外___

欧元收集硬币今天终于突破了50%大关,自己庆祝一下!


行程:所谓“荷比卢德法:大广场 大风车 大教堂 大峡谷 四日风情之旅”

第一天 巴黎 - 滑铁卢 - 布鲁塞尔 [当日参观重点:滑铁卢古战场 原子球塔景区 独立门 大广场 撒尿童]

早 上8点30分在 Place de la Porte Maillot,马约门广场,地铁 1号线 Porte Maillot 出发去比利时布鲁塞尔, 顺访滑铁卢古战场。进入欧洲首都布鲁赛尔市,游览原子球塔景区、中国楼、日本塔、独立门、王宫广场、市政厅、大广场、撒尿童等。夜宿布鲁塞尔酒店。(集合地点:Place de la Porte Maillot, 马约门广场, 地铁1号线 Porte Maillot, 地铁站4号出口,出了地铁站出口后,一直前行100米到达马约门广场,请在路旁候车。

第二天 布鲁赛尔 - 海牙 - 阿姆斯特丹 [当日参观重点:国际法院和平宫 民俗文化村 阿姆斯特丹]

赴荷兰,首游名城海牙,游览国际法院和平宫和斯维宁根海滨公园。再赴北方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参观民俗文化村:大风车村、木屐厂、奶酪作坊等。乘船游览阿姆斯特丹运河,市容,参观钻研磨加工厂。夜宿阿姆斯特丹或附近酒店。 amsterdam

第三天 阿姆斯特丹 - 科隆 - 波恩 - 特里尔 [当日参观重点:科隆大教堂 波恩]

赴德国,游览世界四大教堂之一科隆大教堂。再赴联邦德国前首都、贝多芬故乡波恩,游览波恩大学、贝多芬广场、前联邦政府和议会办公区等。前往德国最古老城市,马克思故乡特里尔。夜宿特里尔酒店。

第四天 特里尔 - 卢森堡 - 兰斯 - 巴黎 [当日参观重点:马克思故居 尼格拉城门 卢森堡 兰斯大教堂]

游览特里尔罗马古迹尼格拉城门,沿商业街前往马克思故居拍照留念。赴卢森堡游览宪法广场、阿道夫桥和大峡谷风光、大公馆等。午餐后返回法国,途径香槟酒故乡兰斯,参观兰斯大教堂。傍晚返回巴黎。

  晚上6:30返回了巴黎,结束了欧洲四国的扫盲之旅。照片还没有整理,但也不想做什么特别的整理,因为这一旅程所获得的感受多于知识,而途中还曾一度丧失了拍照片的心情和欲望。但这也同样让我重新思考旅行以及对于个人的影响,这样看来,还是收获颇丰的。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回到大航海时代……

  这里随便写几笔,作为提纲。日后会丰富这段行程的纪录,就已今天的思路为准了。其实数字表述是十分枯燥的,无论是地理概况还是历史年代。但是数字所表 达的目的是明确的,达到的对比效果也是明显的,在我看来,这样的对比才是对游客有意义的信息。因为是扫盲之旅,所以更多的是出于好奇,出于无知,出于有了 解的欲望和没有深入了解的欲望。于是在这里,我列出一些基本的对比情况,给这几个国家排排坐,这其中有基本资料也有我的主观感受,罗列如下:

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法国

国土面积:中国 >>> 法 > 德 > 荷 > 比 > 卢
国家人口:中国 >>> 德 > 法 > 荷 > 比 > 卢

  上面两个信息根据实际数据获得,比较客观。主观的感觉就是法国真他妈的大,卢森堡真他妈的小——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国家,景点也都非常集中。当然这个大 也只是在欧洲,跟中国没法比。但纵观整个旅程,距离上来讲也并不太长,几个国家相互接壤,不仅国土相近,人种相近,就连文化和历史都相互联系。

富裕程度:卢 > 德 > 法 > 荷 > 比 >> 中国
外来移民:法 > 荷 > 比 > 德 > 卢(指的是外来人口比重)

  上面两个信息来自主观判断,可以说两个数据是相互联系的。外来移民的比重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富裕程度,在欧洲这个非移民国家的地区,我认为外来移民影响 了国家经济,而这种影响是负面的居多。这些移民分享了各个国家优越的体制和福利,但并不能成为更有价值的纳税者(尽管这些人很富裕,但致富的原因也大都是 利用了体制的漏洞)。其实除了首尾两个国家,荷兰、法国和德国是很接近的,但是各个国家目前的趋势比较明显,比如德国在整个欧洲仍是最强国,而法国却在走 下坡路。其中的原因有很大的政治因素,比如比利时因为欧盟的建立比曾经好很多。至于卢森堡的富有,更大的依赖于国家的小和经济模式的独特(比如银行业)。

排外程度:德 > 卢 > 法(比)> 荷 (个人感觉)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这一点是一个个人的主管感受,当然也是综合了一些见闻以及导游的讲解和观点。但我认为,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几个国家间不同的性格。这是这次旅行我感 兴趣的话题,因为客观来讲中国的地位是发展中国家,自然有弱国心态和被强国歧视的实际情况——我认为面对和接受这种现实是必要的。但我们并不能仅限与此, 我希望了解各个国家间意见的不同,以及导致这种不同的内在原因。比如德国的排外(尤其是反华)是摆在明面上的,日尔曼民族的较真和倔强让他们发表意见的时 候不屑于婉转,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比较明显的举动;而法国人的排外则比较复杂,一方面他们讲究“自由博爱平等”而同时脑子秀逗搞不合作。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看 出法国人“伪善”的一面——不要以为欧洲人都是简单地直白。经过了法国大革命洗礼的法兰西人民的思维方式是与众不同的,简单来说,他们是矛盾的。
上图 [大图] 这张纸对我触动颇大。

游览乐趣:法 > 荷 > 卢 > 德 > 比(个人感觉)

  这一点是纯个人感受,并且受到行程的限制。众所周知跟团旅游实际上压缩了过多的游览内容,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路上。正所谓“在车上就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就拍照,回来一问什么也不知道。” 有趣的是这还是我第一次跟团旅游,虽然在国内我也做过导游,成为过“业内人士”。但我对旅游的兴趣仍然不能因为跟团所增加,恰恰相反。另外,我对这次旅行 的目的地并没有多少期待,以往的经验是如果对旅游目的地越是期待,所获得感受就会更加丰富,旅行业更富有目的性。对于城市的游览,盲目地走走看看不是理想 的方式。所以我把这次旅游定位成“扫盲之旅”,因为无知,所以旅行,这样下来也就必定有收获了。对于这次旅游,荷兰绝对算得上是重点,属于人文和自然景观 结合得比较完美的地方,但对于我,阿姆斯特丹还有一点深深吸引了我,那就是梵高博物馆。不过这个事先唯一的目的地却没有在行程上,不免遗憾,也定会促成我的下一次荷兰之旅的。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琐碎的感受,比如客观来讲,整个欧洲各个国家绿化率都是很高的,夏天虽然有几天也很热,但是并不闷,在荷兰和德国等更加靠北的国家更加凉快。

  除此之外,除此之外……

岳父岳母大人驾到巴黎看我们,这几天都跟过节一样,也就是说,天天有好吃的。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他们的到来让我意识到:
一、我们太不了解巴黎了。
二、其实我们了解巴黎的欲望是有限的,换句话说,有时候我们没有了解的兴趣。
三、我们一起在巴黎居然已经两年了,时间过得太快了。
四、我并不陶醉于其中,据我观察,其实很多人都是如此。但我想寻找蛛丝马迹来证明我的状态是不是正确,或者是如何的错误。
五、关于衰老,我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上述几点里的两点我会专门撰文详谈,这里也是一个写作思路的备案。

  通过岳父母的到访,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对巴黎的了解,并且开始重新了解巴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计划开始收集相关资料,信息来源主要来自网络和手头 的一本《米奇林旅游指南-法国篇》。我希望这个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由此我便可以开展一项以次为基础的个人计划,目前这个计划的名字只有老王知道。对于了解 巴黎的行动,我想针对几个问题来进行,一个基本问题是“游览巴黎需要多少天?”另外一个是“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还有那些值得我们去看呢?”这是一个初到 此地的陌生人都会提出的问题,以这样的问题作为开始则是为了日后能够给出一个两全其美的答案,所谓两全,一是为了提问者,另一个是为了我自己。

  今天陪着岳父岳母重游了蒙马特高地以及高地上的圣心大教堂,以及巴黎圣母院。上一次游览这两个地方还是冬春之交,巴黎一派肃杀,即使天气晴朗也难以让人从心底发出畅快之感。而今时值盛夏,太阳终于突破了层云的围困,光芒普照巴黎,这天让人看得心都野了,自然双脚痒痒得很,需要出去走走才好。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大图] 所谓高地,悠哉游哉

  我时常感觉巴黎一如北京,这个被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重叠的地区,仅仅走马观花似的浏览是不够的,需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当地人,深入体验。然而矛盾的 是,如果放下游客的架子,如同一个巴黎人一样慢慢感受的话,又容易在懒散温存的氛围之中失去目的,在一次次行走之间忽略了细节。这就如同一个北京人,若无 特别的目的,似乎永远没有游览故宫的必要,我们只要知道天子脚下有那么一片红墙黄瓦就足矣了。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春天的风沙和秋天的爽朗之气永远比天安门 广场更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经过和经历的区别。也正是因此,我不想忽略真正的巴黎,于是在夏日清晨再次来到蒙马特高地,经过巴黎的文化高地,经历一个夏天 的蒙马特,顺便实现那个我曾经的发愿:蒙马特,此地必重游。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此行其实比较随意。因为是陪长辈故地重游,言谈话语之间也充当了一次导游。从地铁站出来走上高地前的小路,便告诉岳父岳母这里很乱,有很多黑人要强买 强卖,只要故作听不懂不理睬便可以了。于是走上台阶,果然有黑人过来,我充当了一次示范,这黑鬼仍然不离不弃,最后终于被我以怒目金刚相斥脱。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右:法国煎饼,可以选加糖或者巧克力酱,2.5-4欧元每套。

  这次比较新鲜的经历是在大教堂里看到了弥撒仪式,大厅中央坐满了人,正中耶稣老爷的壁画下面一个身着绿衣的传教士正在宣读福音。弥撒一般是在上午开 始,我们到达的时候大概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虽然上午的光线并没有照射到彩色玻璃,并没有像上次来看到教堂内部墙壁上巨大的彩色投影,但室内因为弥撒仪式 显得异常肃静,甚至比平时满是游人的时候更加安静。游走了一周便出门去,沿着教堂右侧一条小路上行,拐了两个弯后人群瞬间散开,融入更大一群人中。这大群 人的所在便是蒙玛特高地的艺术中心,所谓的“小丘广场”。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所谓中心往往是集大成之地,比如艺术,比如鲜花,比如美酒,比如生活。曾经多少艺术家混迹于蒙马特的小山村里,就如同北京798工厂的画家村一样,经 历了苦难之后的艺术青年们成为了艺术家,同时也成就了一个艺术圣地。蒙马特的给人以浓厚的艺术气息,让人觉得这里才是真正的巴黎,真正有文化精髓所在的地 方。但人们往往忽略了所谓中心的另一个意义,那就是在成为中心之前,这里可没有那么光鲜照人,无非是一个鱼龙混杂之地罢了。要不这里也不会有达利的展馆, 也不会有红磨房(Moulin Rouge)。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法国文化,我们在蒙马特后山找到了一个名为“玫瑰房子”餐馆,通过吃法餐这一独特的形式来进行学习。我们吃的头盘是法式蜗牛,主菜是蜜汁鸭胸、一份烤牛排和一份鸡肉。蜜汁鸭胸是小萌以前吃过的觉得非常之美味,于是选择这个“玫瑰房子”餐馆也是因为其他几个餐馆没有这道菜,唯此家独有,就是它了。总的来说吃得还是比较愉快的,以后人家再问:吃过蜗牛了么?可以拍拍胸脯说:吃过了!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上右:这张照片的重点在于搞清楚马的性别。

  饭后沿着小路走回地铁,白色圣心教堂慢慢消失在身后。回家路上顺路去了一趟巴黎圣母院,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在夏日阳光之下更为雄伟。这里是整个巴黎 的中心,也是整个巴黎的起源,套用一句北京老话就是:先有西岱岛,后有巴黎城。西岱岛上的渔民是现代巴黎最早的土著,而今天河畔更多的是游人和客船,时值 盛夏,更有在河畔晒暖儿(郭德纲语)的美丽佳人。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最后的惊喜,从圣母院走回地铁站的途中餐馆了去年修葺的圣雅克塔,白色的哥特式天主教的塔楼别具一格,我以前就像参观一直未遂,今天也算又如愿以偿了。不错,此行收获颇丰,遂归。

________________090810 / 补发两图,巴黎街拍摩托车________________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左:这个摩托比较酷 右:见过三轮摩托,没见过前面两个轮的摩托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上一次蒙玛特之行的图片

  众所周知我在一个食品厂里打工,我喜欢在高负荷的体力劳动的间隙思考体力劳动和所谓脑力劳动之间的区别。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状态,看到那些巨大而荒唐的机器, 我觉得是那样的有趣。如果身在枯燥之中能感受到的仅仅是枯燥的话,那么生活可真没有什么趣味了。然后我想起那些坐在电脑前作所谓脑力劳动的工作的时光,忽 然感觉到其实别无不同。老王目前的工作就是脑力劳动,但却是以无休止的加班为代价的,所以他总是一副疲惫以极的口吻跟我说话。这种感觉和在工厂工作一天之 后的我别无不同,因为拼到底,都是在拼体力。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食品厂对面一座荒唐的楼房,我发呆时注视的目标。

  一个大姐跟我说:“小伙子,你真能干!”
我想如果这是一个小姐跟我说的就好了。因为这该死的体力劳动,我老婆都很少这样称赞我了。何况我干的是机器,是肉馅,是那些没有生气的东西。它们不会发出诱人的充满肉欲的呻吟声,只会低沉地永不停歇地轰鸣。这么想来真不值得骄傲。

  下班回家,在工厂门口遇见了办公室工作的会计,他问我:“今天感觉怎么样?”
我回答说:“差不多……每天都一样。”
后来想想这个回答并不好。还可以至少有两个方式来回答。比如:“这要看天气怎么样了……”或者“今天感觉有点口重。”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每天早上走进 工厂车间,大门一关,我们便于外世隔绝,毛玻璃透过来的光永远是不明朗的,我们感受着一如既往的闷热、潮湿或者寒冷。似乎从来就是这样,并且将继续这样下 去。除了走出车间,看到天空,感受到工厂以外的空气,才能获知和前几日的区别,以及这种区别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而对于后一点,则来源于口味。在工 作之余偷吃一些食物是天经地义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拿过吃的。既然工钱不多,那么就只好通过多吃一些找补回来。没有人面红耳赤,或者心跳过速。除非肉馅 变质,或者盐放多了,口味重了。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我跟罗小小说我现在打工的时候在听Manson,下班回家玩《寂静岭》。不知道为什么,我想或者我知道为什么。生活太现实了,我需要某些虚幻的东西加以中和,比如梦,哪怕是恶梦。

除此之外,除此之外。在看一本名为《列农回忆》的书,是岳父岳母来巴黎带来的。以前就在我的书架上,不过没有看完。还是拿在手里的纸书感觉好,好久没有躺在床上看书了。

  2008年的六月我来到巴黎,十月份前往离我家10站距离的sous-prefecture,也就是94省的警察局分局办理我得身份证。在法的留学生一般都只能办 一年的留学生身份,到了第二年再去警察局更新。我是9月份递送的材料,直到近十个月的今天才拿到2009年的合法身份证。期间因为自己的原因和法国公务员 的原因拖拖拉拉更新了三次短期拘留,用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的话说:这就是法国,一个用半年时间来办理一年拘留身份的国家。——法兰西国人的工作效率由此可 见一斑。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以前总听说法国人很懒散、办事效率低我并不太以为然,因为在国内的时候,我工作的法国公司里的老外都很勤劳,常常加班,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一副米国人 的作派。不过到了法国,就有了不同的经历。拿办拘留(也就是身份证,法语为titre de sejour,直译过来就是“拘留证”)的事来说吧。我开始 在外省Clermont-Fd还算顺利,小地方人不多,公务员办起事来也是正常速度,一切公文都通过邮局来往,最后来信说某日某时去 prefecture(警察局)取证件就可以了。虽然中间也等了一段时间,但跟其他留学生老人一问,还算有板有眼,不慢。去年搬到了巴黎,谁知道情况就不 一样了。

  简单来说,法国公务员办事效率不高,而且有些任意而为。比如我和我太太办理身份证,警局所需要的材料我们给他们之后发现很久都没有回复。于是我们前往 询问,得到的结果是材料都到齐了,在家等通知就好了。于是只好回家,又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一封信,上书某年月日到警局云云。遂去之。到了那里柜台里的一个 大妈找了半天,拿着一大摞文件摆在面前。翻到最后拿出了一张已经做好的身份证和一张表格说:“在这儿签字。”结果一看,她的身份证上居然是我的照片!就算 是夫妻也不能这么张冠李戴啊!公务员大妈看了自己都笑了出来,09年度的马虎大王就颁给她了。不过这么一来,大妈的态度变得好一点了,她也知道是自己的工 作失误,赔笑着说让我们再回去等信,就这样,因为我太太的身份证办错,她的重新做,我的也得往后延期了。

  就这样我拿着三个月有效的短期居留证,一般来说也没什么不便。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银行学校什么的都要更新的身份证,这也都无所谓,去封信告诉他们还没 有拿到手,这是政府的问题,又不是我们不愿意给。但有一个部门就比较难办,这个部门叫CAF,是负责分发住房补贴的。在法国我们可以享受最多到50%的住 房补贴,但如果没有更新的身份证这笔钱他们是不会发的。所以警察局大妈一时兴起的错误,搞得我们的补贴也晚了好几个月才拿到。当然如果你不去催,她们还会 继续拖,这就是法国的办事风格,虽然没有非洲人那种无时间观念的行为方式,但也很接近地中海诸国人们的风格了。法国人的生活总是走在世界前列,不过工作却 走在生活后面,给生活让步。就像法国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那样,他们可从来不 说:C’est le travail(这就是工作)。

  警察局绝对是个了解民情的好地方,在异国他乡更是如此。警察局专门由办公室负责外国人的业务,虽然九点开门,但很早就有人来排队。因为大家都对法国人 的效率心知肚明。但很多时候,排队也无济于事。因为有很多人会中间插队提前办理,因为他们手里有警察局发的通知信,所以靠前也就理所应当。不过这样一来, 提前排队也没有多少优势可言了。排队进了大厅就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柜台,但要等到受理又要很长时间。一般来说第一个柜台是负责咨询的,排到了咨询柜台之后他 就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或者给你发一个号,等着叫号到其他柜台办理具体业务。拿到号到等到被叫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这个时间有多漫长呢?我有一次就等了将 近七个小时,结果事情还没办成,拿了一张通知走人,过几天还得再来。——所以警察局绝对是我不喜欢去的地方,当你早上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门口,看到长长的 队伍的时候你就会纳闷:这个宣扬自由博爱平等的国家咋就连个等候地座椅也不给人准备呢?不过原因其实也简单:没有国家愿意无端接纳外来人口,无论多么自 由,多么博爱。你没有出生在法国,那么就没有享受这个自由的权利。这里给了外来者最不友好的表情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他们:法国,不好玩。

  不过我今天还算幸运,虽然等了五个多小时,终于拿到了新身份证。不过也没有什么好高兴的,因为两个月后我又要来这申请明年身份证的更新了。

_____顺便说说公交车查票的事儿_____

  今天坐车回家路上碰到了查票的。巴黎的公交车上只有一个司机,负责开车和开关车门并且兼顾卖票。没有专门的售票员。检票的工作由机器来完成,很方便。 但因为是无人值守,所以降低了逃票的难度,更有趣的是司机不管检票,所以也就不管逃票。你要是胆大脸皮厚,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走进去不刷卡,不买票,顺便 跟司机很礼貌地来一句:“Bonjour!(你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没人查票。事实上,巴黎公交系统有专门的队伍负责查票,只不过和国内的形式有所不同, 这些人基本上是以团队的形式出动,一般是等在某个车站,车站到后就一齐上车,检查每个人手里的车票。如果有人运气不好被抓到了逃票,检票员就掏出笔开罚 单。当然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到查票的,事实上查票的几率还是很低的,因为他们不一定所有时间都工作,也没有固定在一个车站的习惯。不过还是有一些规律 可循,比如上下班高峰期和首尾总站的几率更大一些等等。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形式,而非国内那样每个车都设一个售票/检票员,我想,原因大致有两个:一 是售票检票系统的自动化,都可以通过机器完成就可以省下一部分人工;另一个则是考虑到成本因素,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你都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点,那就是人工 是很值钱的。设置这样的流动检票小组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并且增加人工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让人们心理上有所警惕,减少投机心理。

极无聊。于是种花,将向日葵和一盆西红柿种下地,扫清花旁的碎土。没有发现虫子。好。发现曾经种在地下的西红柿还有两株,长得不高但很壮实,这是逃脱了蛞蝓 的袭击之后的所得,夏天来了,干燥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风。太阳是蛞蝓的死神,我和我的草都会欣赏并对之膜拜。(让他们死!让他们死!我们欢笑着。)我 需要做的只是浇一些水,他们要做的就是成长到盛开。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另外,摘抄一首诗歌。忽然之间看到,就被震撼——我太喜欢这种感觉了,这是诗歌的美味和诗人的高超境界。

杨 树 顾城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
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又看了点鲁迅老师的《野草》,诗化风格的散文。一切都不明不白,一切都话中有话,一切都在不言之中。我承认有一些看不懂,但那些文字仍然吸引着我读下去。这字里行间充满的想象力让人吃惊,难道他真是执笔而眠,笔录梦书?

失掉的好地狱 鲁迅

  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一切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布告三界:地下太平。

  有一伟大的男子站在我面前,美丽,慈悲,遍身有大光辉,然而我知道他是魔鬼。

  目前我跟老王聊天的时候话题并不多,虽然不多,但在不多的对话之间我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多在国外生活的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和国内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不免被问到一些实事新闻,尤其是一些国际国内的要闻。一方面这类话题具有一定的时 效性和跨地域性,国内海外都会有所宣传,所以是不错的谈资。另一方面国内的朋友希望通过交谈了解国外的报道和评论,看看是不是外国人和中国人有同样的反 应。

  这类话题小到天气,大到世界政治经济的事件。我来法国以后被问过得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经济危机是不是很严重,法国人是不是受到的影响很大?” 和“你们那边猪流感闹得厉害不厉害?法国人上街戴口罩么?”这两个问题不仅众多一般朋友都问过我,就连我爹娘也都问过,第二个问题还比较好回答,通过目测 就可以告诉他们:“巴黎这边情况还稳定,没什么人戴口罩,请祖国人民放心。”不过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就得查查资料,不好姑妄言之了。

  其实对于问题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比较有趣的一点就在于提问的双方。一方面国内的朋友把我当成了了解法国的窗口,希望并认为通过我可以得到一些 更加真实的一手的法国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我发现这些问题八成都不是什么好事儿,不是天灾就是人祸。问这类问题让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幸灾乐祸之感油然而 生,讨论下来大都可以得到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结论。于是下面的谈话就比较有趣了,大多数情况下就像电视新闻里播得那样“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 入而友好的讨论,并对多个问题达成了积极共识”。然而,这样的谈话无意之间就把谈话的双方划分了界限,我不知不觉就代表了法国方面,承担了搜集资料并传达 信息的重要使命。但我要说的是,我所能提供的信息并不能也不可能达到一个客观的水平,更不能代表法国民意达到应有的主观。

  我试图将这些问题归类并且找出一个方法可以面对所有问题。这就意味着我需要找到一个获得信息的途径并建立一种检索信息的方法,在浩如烟海的来自法国的信息之中找到准确并且正确的意见传达给家乡父老。为此我曾尝试着做一些类似的独立新闻翻译工作,比如《法媒晚七点头条090113》、《2008-09-22 一则新闻 [星期一 巴黎 晴]》 等,我尝试尽可能正确的理解问题并且找到法国媒体的观点,但后来我发现这其中有诸多环节令我无法完成这个工作。说到头来还是一个语言问题,这是文化的基 础,一切偏见也因为这个无法逾越的通天塔而形成。所以对于一个语言上不能达到母语水平的我来说,确切把握资料的意图就是很重要的了。当然除了语言本身,我 还发现了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我收集信息的途径。这一点来讲我希望诚实地告诉提问的人,这个答案不免令他们失望。同时也告诫他们提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你也想到了这些途径,也许 就不会提问了。因为我目前收集信息的途径并不多,网络是首选,其次是电视,再次是免费的报纸,除此之外是能够获得的其他媒体,媒体以外就是身边的中国朋 友,最后才是接触到的为数有限的法国人。这就意味着获取的信息并不可观,如果你问我“某某问题法国人是怎么看得?”我也许会给你回答若干意见,但这些意见 并不能代表法国人,尤其是一般的法国大众。这些意见过度偏向于主流媒体(当然我一般选择的都是《世界报》或者《费加罗报》之类的报纸的官网。)但不幸的 是,就像我们在国内的报纸所看到的一样,媒体总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一个立场,这就意味着其观点和结论有失偏颇。何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天然 的弱民心态就让我们喜欢并习惯上从不公正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观点,所以看到后来,我自己都有些失望。因为我也在寻找可观的答案,但我目前水平和精力都有限, 找到的信息不能令人满意。

  二来是信息之中主观意见的比重。其实这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因为在诸多意见之中,媒体往往采取一个所谓客观的方式去表现,比如采访一些人,或者 给出一些调查的数据。但对于一些敏感问题,这个数字就显得比较单薄了。比如一个简单的问题“法国人是不是歧视中国人?”如果从媒体上,你会看到法国媒体介 绍中国的相关信息绝对比我们本土介绍法国信息要多得多,而这些信息之中负面的消息也不少,尤其对于一些所谓比较反华俄媒体比如rfi(法国国际广播电 台),你所看到的更多的信息就并不那么乐观了。所以这里问题又回到了上面所说的,媒体代表了一个立场,而这个立场往往是资本主义的政府而不是大众。但另一 个问题也就此出现:你如果上街随机采访,大概10各法国人都表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好感,即使有一些人直接表示不喜欢中国人;但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大比例表示 法国人并不歧视中国人。但这也并不是事实本身,因为你所听到的采访信息更多的出于礼貌和知之甚少,而那些直接就扬言鄙视中国人的人,往往就是听从了过多媒 体和执政者的声音(当然也不否认我们在国外一些朋友表现的低素质和一些丢人现眼的行为)。但对于身边周围生活了越来越多亚洲人的法国人来说,他们心中肯定 会有一些不满情绪,但你并不能说他们就使大多数,何况你问的又是一个敏感问题。如果现在一个人问我是不是喜欢法国,我也不可能马上作答。因为我发现我还并 不了解这个国家。

  三是这种传达信息的意义在于了解他人的想法,让我们以此自省。如果抱着自嘲或者嘲笑他人的心理提问,那么往往得到的信息并不完整,是一面之词。我比较 不喜欢的一种提问就是以我们的思维方式提问,这就好比用问一个吃西餐的人干嘛不用筷子而用刀叉。提问之前我们最好想一想,如果我们被一个外国人提出类似的 问题我们会不会有兴趣作答。比如我问你:“柬埔寨一个村发生了农民暴力抗警事件在柬影响很大,这事儿在中国闹得大不大,中国人怎么看呢?”听起来肯定没什 么兴趣,我们自己国家的事儿还关心不过来,何况还是一个村的暴力事件。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因为老王那天跟我说:“东明起义军的事儿你听说了么,你那边怎么看?”

__我获得的信息以及感想__

  很不幸,这个消息我后来搜索了一番,国内的媒体几乎没有报到了,也就是被“和谐”了。仅有不多的消息我还是从FaLunKung的 “大纪元”网站上看到的。在我看来,这则消息被扭曲的可能性很大。现在由于国内政府的敏感,很多问题都被回避和和谐,所以一些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本来可以 放在桌面去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被隐藏,被暗箱操作。这里面当然有体制的问题,有腐败的原因。但目前来看,这种

今天去了传说中的IKEA,宜家家居。因为岳父岳母要驾到巴黎,所以趁着夏季促销还未结束,去IKEA买两个床垫,看看有什么便宜物什,捞点小尾巴鱼。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在IKEA吃一餐麦当劳,5欧元巨无霸套餐一份,巨无霸汉堡真不是一般的小, 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其实买这份套餐是为了去麦当劳里上厕所,因为巴黎有的麦当劳的厕所不能随便上,须购物持小票上有如厕所的号码才能方便,可谓想方便是真 他妈不方便!不过买了套餐以后发现这个“迈当喽”没有这个变态规定,大概是因为这IKEA所在的商业中心已经太远(巴黎五环,即使按大巴黎算,也是郊区 了。)如果再不提供免费的厕所,那就更没人去吃饭了。

老王又在怀疑人生,怀疑他的工作和生活。

开始做Kandesn大人的官方网站。

090726 / 补充一摘抄

春叫猫儿猫叫春。
所以北平到底还是有他的春天,不过太慌张一点了,又欠腴润一点,叫人有时来不及尝他的味儿,有时尝了觉得稍枯燥了,虽然名字还叫作春天,但是实在就把他当作冬的尾,要不然便是夏的头,反正这两者在表面上虽差得远,实际上对于不大承认他是春天原是一样的。

——周作人《北平的春天》选自《风雨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