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44954_587338907 人物(左至右):小萌(的手),我,花轮,花轮带来的女孩,2毛,拍照者罗老师

二月是双鱼座的二月,像某个歌者所唱:二月份的尾巴,三月份的前奏。时间亘古不变,但却日催人老。我参加了几个走入二十八九岁的人得生日聚会,体会着这些走入“二的尽头”的朋友们的信息与惆怅。这个情景总让我想起《Friends》里几个好友过生日时Joey哭丧着脸仰头大喊:“上帝啊,为什么这么对我!”而事实上,对于迷恋青春的人准备走进三十岁之前,心理何尝不都是这一番感叹呢?不多说了,只想起《刺秦》里的另一句台词: “喝酒,我要喝酒,拿酒来!”

花轮同学说喜欢吃日式料理,于是我们再次来到回转寿司。点了刺身、米团,面条炒饭,还有上好的烧酒。罗老师举着新入手的旁轴找着角度。我们坐到一起等待着2毛一行,结果2毛带着代表了他女人的冰激凌蛋糕姗姗来迟,一步三摇地走进餐厅,头显得越发的大。席间说了什么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反正大家都是艺术家,讨论什么都是在讨论艺术了。日本子的菜是有名的虚伪,光鲜亮丽但口味清淡。就连烧酒也没多大意思,开始我们怀疑是酒兑水了,后来想明白了,其实是水里兑了酒。2毛带来的冰激凌蛋糕还很不错,而且干冰造成的舞台效果给气氛增色不少,大家都很尽兴。

饭后2毛问:“你们是回方庄吗?”我们说:“是啊,我们打车走。你回哪儿?”他说:“那咱可以一起走,你们把我捎到37路车站。”“嗯?”我们好奇地问道,“你不是回西边么?怎么跟我们往东坐?不直接坐地铁?”“地铁不是2块吗”老王摇着大脑袋振振有词,“37块4毛钱,还有大座儿!反正我也没事儿,坐着车绕去呗!”

这就是2毛!这就是金牛座的2毛,我下一个要走到“2的尽头”的朋友!

我特意穿了皮夹克和皮靴,对于一个设计师,这样的装束简直是不能再正式了。鹏男看到我笑道:“你这身皮搂儿不错,装逼大大的有!”我腼腆地笑道:“人家真的是没衣服穿了。”鹏男给我们带了从泰国带来的礼物,两件大象的红色T-shirt。然后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在泰国5晚6日的旅行经历。不久人到齐了,还真多。除了我们和罗老师,还有他的同学,两个在泰国旅游时结识的朋友,还有一个韩国姑娘。该姑娘曾在03年在我们班交换留学,不幸赶上了非典,估计是没怎么好好学习,就忙着隔离了。后来回到了韩国,在做人参生意的家族企业里工作,也算是富二代了。我们行过了法式的贴面礼,以此告诉诸人:装逼,还是要身体力行的。

鹏男没有喝酒,但已然高了。把祝酒词说成了三句半,还带着大家唱歌。后来还和老婆一起唱了《真心爱人》并拥吻,场面一度很煽情。罗老师一路快门不断,拍了不少照片。夜色降临的时候大家作鸟兽散,鹏男一行还要赶下一场聚会,这里就按下不表了。
今天是二月的最后一天,罗老师说:“你们知道吗今天是大诗人李白的生日!”“呦,我操!不知道啊!”作为一个装逼积极分子我们还能怎么办呢?买蛋糕大家庆祝一下呗!于是直奔味多美,买了蛋糕,大家晚上一起喝着啤酒看奥斯卡。

IMG_3077

今天买了一张桌子,白色的,花费226元。 首先我要感谢罗老师,他的慷慨让我们可以有缘住到一起。某年月日,我们入住方庄,开始一段同居生活。这几天忙的就是这个事儿。从决定到入住似乎经历了很长时间,但直到我们将所有行李卸下,布置好房间,打扫完毕,我才开始体会这一段生活的开始。我的手触摸着屋子的大门,想到John Lennon第一次见到小野洋子时得到的那个启示:呼吸。 我对北京南城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年轻时代的大半都是在崇文区经历。学生时代在这里度过,而今天又回来了,我想这就是缘分。用我妈妈喜欢的方式来说就是,不管你信不信,他让你来到了这里。我想是的,无论我多么的喜爱北京西北的群山,让我心底充实的还是站在山巅远望东南的时刻。 在罗老师家入住代表了我们新的生活的开始,我们以这种方式表达着对于独立的渴望。自己买菜做饭,自己收拾屋子洗衣服。我们在巴黎独自生活的瘾还没有过够,也许再没有比这个更有趣的方式了。 入住方庄之后,罗公馆将以新的面貌示人。经过我两天的努力,终于把屋子80%的部分收拾了干净。擦地扫地自不必说,一个储物间内一块经年累月的污渍真是对人的一大考验。这块污渍让打扫卫生的我由衷的佩服起我自己来——这哪是在收拾屋子啊,这是在整理一段历史!这块污渍所含的丰富的内容足以见证历史上罗老师家一顿丰盛的美餐,经过消毒水和洗洁剂挥发出来的味道让我无比受用,就这样,我收拾,并感动着。

未来的一段时间这里可能将是我窗外的风景。(我就是随便一拍)

以飞快的速度阅读着阿乙的《鸟看见我了》,这是阿乙的第二个中短篇小说集,我故意跳过其中的一个故事,现在发现这真是正确的做法。我在读最后一个故事,时不时向后翻看,只剩几页的故事就要接近尾声,但想到还有那个留给自己的故事就感到舒坦,好像一个想到还会有一个美梦等着他不希望到来的夜晚的孩子。

整个春节我最期待见到的亲属就是我的表哥,但是他一直没有出现。我想他也许和我一样,对家庭聚会这种年度活动充满抵制的心理和严重的思想负担。

IMG_2962 为了表哥,我奔走于庙会相亲广场

对于我表哥,每逢佳节都是亲戚朋友对他的终身大事做年审的时刻,他会被几乎所有人问同一个问题。在我的家族里,他享受着几乎是明星一样的待遇,我们都甘心情愿地做小报记者,做狗仔,打听每一个家族成员并把“合理化想象”发挥到极致。但直到今天,官方的消息是表哥的“对象”仍然没有被他“搞”上,我猜测其中必有很动人的故事,或者是感情纠葛,或者是心路历程。如果写下来,肯定能在家族中传唱几个世代。

诚然,作为家族中的明星和最具八卦价值的成员,表哥的每个消息都牵动着我们的心,而他也很有大腕儿风范的行事越来越低调。两次可能出场的家庭聚会他都没有出场,让大家揪了一年的心在新年达到了高潮。表哥最经典的一次相亲经历是这样的:一天上午,一个亲戚给他打过去一个电话,告诉他一个女孩的联系方式和基本情况,说:“你跟人家约约见个面吧。”下午的时候,亲戚接到了表哥的一个短信,上面只写着五个字:“她不适合我。”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快要感动地流下泪来。因为我知道,表哥很可能根本没有给那个女生打电话,但表哥以一个堂皇的理由让所有人都不至于难堪。表哥像一个真正的高手,简洁明了地终结了这份缘分,此等洒脱和冷静能让红娘和月老都自惭形秽。我想表哥肯定是胸怀大志,那些俗女都不在他的眼里,他的形象在我的想象力中无比壮大,如果真的由我写下关于我表哥的诗歌,我肯定安排一个女人来服侍这个不平凡的男人。

我这么替我表哥胡思乱想,而我的日子也没有多么的好过。前三年来我一直被“每逢佳节必思亲”的情怀所缠绕,而今天我可以“月圆人团圆”了,却倍感寂寥。

几天以来我奔波于城市的各个方向,参加作为传统的家庭聚会,本以为会很有趣的家庭聚会实际上让人感觉无聊且空洞。几年没见的亲戚们聚在一起也并不见得如何亲热,我仍然一如既往地被询问同样的问题。大人们因为孩子总有一些共同语言,而作为他们共同语言的孩子在一起又能干什么呢?我的几个兄弟之间其实也已多年未见,餐桌上说得最多的还是我的身高和我弟弟的食量。大概这两个话题还能说几十年,只要我大哥不出现,我还是家族聚餐时出席者中最高的人;我弟弟的脂肪肝控制的好些,多注意运动的话,他的食量还是一如既往的惊人。

今天去了趟家乐福,看到又有新的罐装咖啡。出国之前我就乐于收集罐装咖啡罐,一来是因为咖啡本应热饮,但为了方便有一些厂商就出品了一些罐装咖啡,所以从范围上和广度上都比较适中。二来灌装咖啡都比较精巧,没有330ml那种大听,不那么蠢。第三就是说实话灌装咖啡味道并不理想,很可能在日后人们的咖啡品位提高后被淘汰出市场(反正我在法国就没有见过灌装咖啡),所以收集起来还比较又纪念意义。

IMG_2951 雀巢罐装咖啡新包装,背后是新买的macbook pro 15”。

以前收集的一些罐装咖啡的照片

经历了大概有20多个响晴白日之后,到今天……恩,对,到今天,终于迎来了一个不那么明朗的早晨。

在春节到来之前我想过这么一句话:“我大概再也不会过那样一个清净的春节了。”想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回到了北京,回想前三年里毫无节日气氛的春节,这个节日如春天一般在我的生活复苏了过来。年三十儿在丈母娘家过的,包饺子,做年夜饭都没用我动手,只消呆在一旁看着电脑当大爷。

等一切都上了桌,我再移驾过去,觥筹交错,只需要放些溢美之词,欢喜赞叹便可。然后看着电视里几个熟悉的老面孔,在一堆人的中间相互称赞,然后再齐声称赞。这真是一个既无聊又有趣的春节。而此时屋外,鞭炮声响成一片,就在不远的远处炸响,我们居住的楼宇放炮的人很少,但同样感受到了浓烈的气氛。我已经很久没有放过鞭炮了,不想放,也不太敢放。我丈母娘是个医生,给人形容其鞭炮的危险的时候描绘得细致入微,某某被炸掉了半张脸,某个孩子的膝盖被炸坏了,同仁医院又接收了多少多少的眼科急诊。她说者无心,但话到我耳朵里就像小鼓开敲,咚咚咚咚就是不停。

我把视角转向电视,节目里的人物高大丰满,油头粉面,说不上气质多好,但都很高兴的样子。但这实在不能吸引我,我就是他们所说的“荧幕背后”的广大观众之一,我就不觉得他们的节目多好,他们恬不知耻地用着网络上抄来的流行语,一个大声地问:你们知道今年什么词语最流行吗?一个大声地答:给!这口吻就像迎奥运的时候学英语的老太太,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宣告他们跟上了潮流,却不知自己学的是一口不怎么标准的Chinglish。

家庭聚会上我没话找话地和我的亲戚们闲谈着,幸好我还没找到工作,避免了很多无趣味的谈话。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对中法关系以及世界格局在各自的认知范围内进行了积极但无意义的探讨。我的年龄还不大, 还会定期刮胡子,还处在让小辈们犹豫是叫叔叔还是叫哥哥的年龄,这样最好,省的我还要做出压岁钱的预算,而他们也很可能为没有得到我的压岁钱而遗憾。

IMG_2927 很不错的咖啡,日本产,巴西哥伦比亚的咖啡豆

整个春节期间我最想干的事情就是喝咖啡,但是我的女人出于对我的爱而禁止我喝。婚姻的特征之一就是你有很多很多欲望将要在爱的名义下被压抑,你想干的很多事都将因为爱而停止,爱抽烟的戒烟,爱喝酒的戒酒,爱肆意玩耍的也要准点睡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结婚还真他妈的是个修行。

今年要感谢我的人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冯小刚和陈凯歌两位导演,因为他们的贺岁片我都是花钱看的,有一部还是忍着恶心看完的。后来买了新电脑,苹果27寸的电脑可以用来看电影了,我老子听说《让子弹飞》要80块一张票后,看着我一万多买的电脑也顺眼了很多:“你给我们也下个电影看,这一下子就省百十块钱。”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总让人看了以后想回顾一下他拍过的老片,以此可以证明这个陈凯歌还是当年那个陈凯歌。看完《赵氏孤儿》后我又陷入《荆轲刺秦王》不能自拔,来来回回重复着里面的几句台词。觉得真有意思。后来又看了一部《秦颂》也挺有意思,但细节上还是没法跟《刺秦》相比。

__关于春晚__

2009年我写了这篇关于春晚的感想。 2010年我写了这篇关于春晚的感想。 2011年,我也看了央视春晚,但是至于观后感—— 有这个必要吗?

“喝酒,我要喝酒,拿酒来。” 享受着北京高达十度气温的温暖冬日的早晨,我的面前时一台27寸的苹果电脑,我家的电视机才不过29寸。我从商业中心的理发厅走出来,顶着一头被刚刚整理过的头发,湿润但很轻盈。这一切就像一首台湾乐队哼出的小调那样缓缓地流了过来,我走在其中,觉得有些腻烦,但又觉得真他妈的让人受用。忽然想起一句法语,且说出口,Tout est la, deja… 真装逼也。 今天是2010年阴历腊月最后一天,大年三十,除夕。

舞动白蛇传读蒋勋老师所著的《舞动白蛇传》,提到杭州时有一句描写,说

“西湖是一个可以让人走得很慢很慢的地方。”

——这真是一个很令人神往的注解。一个地方要是能够让人走得很慢,必定悠闲,必定令人放松,且必定有许多留住人视线和心灵的东西。我一直期待能够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而到那时,在那样一条可以慢慢行走的路上行走着的我,也必定是无比自在的。我读过一些佛教典籍,其中最令我着迷的是四个字:“得大自在”,而我想如果到了西湖,如果西湖真的像书中描述的那样,那走在其中的时候本身就实现了那个迷人的境界。 我的妈妈最近总在跟我说佛友们之间流行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光盘,说我也应该看看,多学习学习。那些光盘我也随着她看过一些,但我缺获得了很不同的感受。宗教的笃信者总喜欢四处布道,度化他人。他们同样把对宗教的迷信带到了其他方面。比如这部传统文化的讲座,虽然说得都是一些极有道理的话、也演绎了一些极煽情的真人真事,但总令人感到不怎么舒服。这些讲座虽非经典本身,但却在民间受到了经典的待遇。人们竞相推荐,这种感觉就像当年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中国,看到大片富饶的土地愚昧的人民感受不到上帝的光辉,可怜的要命,殊不知对于超道德的价值中国人早已不拘泥于宗教,而已经以哲学的生活方式过了几百年了。其中孰优孰劣实在难以辩驳,但就这份布道的劲头,古今真无不同。

蒋勋老师的《红楼梦》讲座我听了很长时间了,期间还收到过一个北京的编辑来信。说蒋老师的红楼梦讲座国内已经引进出版了,还好心地寄给我一本。我实在有些感激和高兴,本来要写一篇正正经经的读后感以表示感谢,但当时身在国外,没有亲自读书也不好去编一个读后感,所以一拖就到了现在。而到今天,我想我不会再去就红楼梦本身去写读后感了。我更感兴趣的是蒋老师的讲座提供的途径,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爱,让蒋老师的讲座充满魅力。按照上面注解西湖的句式来说:蒋先生的课是一个可以让人静下来感受美的讲座。

说到“传统文化”,我真想把蒋先生的课推荐给我妈妈,但我一直没有跟她提过。大概是我对这种推销一样的方式感到了厌恶,我甚至自立了“不与有信仰者谈信仰”的原则。我想这不是自私,是缘分未到罢。或者说这是不同的法门,看《弟子规》、《了凡四训》可,读《红楼梦》、《白蛇传》又有什么不可呢?

佛教的许多宗派都是因经典而建立派别,如净土,如华严,这些靠念书的派别也许因为过于专注一本书或者固定的那几本书而让他们看不进去所有(他们以为的)经典以外的书籍。所以办起事来显得偏执,这就显现出了不依经典的宗派的独到,同样是开智慧之门,禅宗则迷人更多。

最后摘一则禅师的故事,估计也只有禅宗的大师能这么说。

德山宣鉴悟道后上堂说:”说得出来也三十大棒,说不出来也三十大棒。”德山的棒与临济的喝,形成禅宗特有的棒喝交加。有人问:”什么是菩萨?”德山宣鉴就用棒子打他:”出去!别到这里来拉屎!””什么是佛?”德山宣鉴回答:”佛是西天老骚狐。”

牛逼吧?更牛逼的是让德山宣鉴悟道的龙潭崇信禅师。

一天夜里,德山宣鉴侍立在龙潭身旁,龙潭禅师说: “夜深了,你怎么还不回去。” 德山宣鉴便往外走,刚出去又回来说:”外面好黑。” 禅师便点起一支蜡烛给他。他刚伸手接,禅师就一口吹灭。 德山顿时大悟。

我的理解是龙潭禅师的举动是让德山破妄念,禅宗讲究在最紧急的一刹那的“放下”,这紧急的刹那可以是生死一瞬,或者是极度痛苦之间,南老曾举一例,说一个修行人怎么也悟不了道,结果下山,和他老婆做爱的时候,到了高潮的那一刻忽然觉悟,大喊:我悟到了!我悟到了!这个例子有些极端,怪不得南师补充一句:这可不是激励你们去做那件事。就龙潭禅师的举动,则在两个动作之间实现了“给予希望”和“令希望破灭”的转换。在希望破灭的刹那,德山的“放下”令其顿悟。

今天去了趟中关村,购得apple电脑两台,终于跻身Mac用户行列,向一个标准的装逼设计师靠齐了一步!

IMG_2923 iMac

前一阵把博客重新牵到了国外,又搭建了wordpress博客,以为是系统平台的问题,自己还没有适应,写起东西来找不到感觉。今天才知道不是软件的问题,而是硬件的问题。换了牛逼的iMac 27”,电脑本身就提供了令人愉悦的使用感受,这样的电脑才配谈论什么“用户体验”,也确实让用户能花上万块钱之后觉得欣然而值得。 Jobs,干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