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两天一直在折腾博客。总算差不多搞清楚了git到底怎么用,以及满足我不同电脑间同步博客的需求。找了一堆教程,来来回回弄了很久。现在算是有点眉目了。按照教程把博客在git分支上备份了。

以后主要就是要注意换电脑更新之前要更新本地代码了。

更新了1108

成功了,成功了,老父亲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最后还踩了个坑,幸亏看了这篇《多台电脑hexo部署到github的坑

更新1107

尝试了重新建立私有库,取消原来原来库的分支,这个和我最早的做法一样。

更新1106

我佛了。昨晚回家折腾了半天发现还是没弄好。崩溃。

后来又看了半天教程,估计问题是出现在另一台电脑clone的时候。

可能正确的方式:对于本地电脑,如果是第一次使用,则输入:

git clone -b <分支> <server> <待存放路径> //<server> 是指在线仓库的地址
cd <待存放路径>
npm install

不过据说,据说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博客文件拷到U盘里,这样就实现在各个电脑上同步了😂。

踩坑记录

  • 远端库
    • 创建库
    • 开通pages服务
    • 创建SSH key
    • 添加SSH Key
  • 查看本地环境
    • 看是否有git
    • 看是否有npm
    • 看是否有node
  • 安装hexo
  • 初始化博客
    • 本地初始化 hexo init
    • 生成 hexo g
    • 本地服务区测试 hexo s
    • 清除生成 hexo clean

补充20200423 一个知乎的问题《使用hexo,如果换了电脑怎么更新博客?

今天斥巨资前往木木美术馆去看一个令英国人非常着迷的“噗通”。

大水花

《更大的水花》大卫·霍克尼。

据说这幅画已经有十几年没走出英国国门了。今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还迎来了我们这样的贵宾,实属不易,实属不易。

要不是天气不好,我们本也不会计划来这里。本着周末能户外就不户内的原则,周末本来计划是去植物园草坪上踢足球翻跟头,但因为时值香山红叶盛放的时候,祖国各地的好汉齐聚京西香炉峰脚下,为香泉环岛的大堵车尽一份自己微薄之力。

新修的城际铁路都被迫接客,大批滞留的旅游团搭乘地铁前往香山实在是市政领导没有想到的一幕,我们本以为提前一站下车坐城铁就能避过高峰,却只能在拥挤的人群之中被现实啪啪打脸,然后带着小猴、小猴的自行车、我们的手拉车(里面有野餐的垫子、椅子、零食和水等等辎重)冲出人群。并且暗下决心,红叶枯萎之前我们再不踏足香泉环岛半步。

所以,这不,我们这周就来到了隆福寺。

我们目前寻找周末目的地的原则基本是先找吃的,再在选定的饭馆附近搜索可以逛的地儿,这是多年总结出的不传之秘。这样的好处是,无论如何,累了都有地儿吃饭。所以,到了这个美术馆,我们和5岁的小朋友青青基本是一样两眼一抹黑的。

隆福寺不是庙会的所在么,什么时候还开了个美术馆?胡同里我绕了个大弯子。本来从三联韬奋书店旁边一拐弯就能到我愣是绕到了钱粮胡同。最后绕回来之后只能感叹廉颇老矣,妈的百度地图误我。走进去发现这个美术馆看来是刚建好不久,也是找了半天才找到。看到一群群的小年轻坐在门口喝咖啡,地上铺了个招摇的彩虹色地毯,我就知道,是这没跑儿了。

木木美术馆外观看起来就是一个锡纸盒子。清水混凝土的框架显现出一派冷淡的感觉,我用脚指头就能感觉出来不是北欧就是日本设计师的作品,一看介绍,果然是青山周平。青山周平何许人也?你别问,再问就是不尊重老人了。

进了大厅一看居然是个咖啡馆。作为一个资深咖啡爱好者,怎能不知“%Arabica”这个网红咖啡馆的美名。咖啡馆里人头攒动,人人都透着知性和品位,旁边一个小柜台就是艺术馆售票处,抬头一望,票价平日180元/人,而“大水花”展览门票则一口价220元/人。乖乖隆地咚,怪不得这么多人在这喝咖啡呢。和艺术比起来,咖啡简直是B格性价比利器。

这里吐槽一下,本来美术馆与咖啡馆的组合是没毛病的。但木木美术馆门口这个咖啡馆,因其网红特性和美术馆门票费用的巨大反差,导致内心波动的人们都聚集在咖啡馆的空间里久久不能平息。而这又凸显出咖啡馆空间逼仄,人们真正能坐下来的地方并不多。而且美术馆的游览出口又与咖啡馆的区域重合,导致整个室内空间人声异常嘈杂。

说到这里,我要插一句,中国人有一句成语特别不好,那就是“来都来了”,还有一种思想也非常不好,叫“穷家富路”。二者一旦碰撞就让人脑子发热,会不计后果。也正因为此,我们买了两张票,感恩青青身高还不用买票,省出一顿饭钱。不过这个时候小猴有些累了,摇头晃脑还发了些小脾气,一番好说歹说总算一起进入开始欣赏。

话说这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当今最著名的英国在世画家,说他是英国艺术教父也不足为过。

看他老人家的画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我觉得首先是颜色非常漂亮,属于那种纯度高且亮度高的漂亮。看的时候总让人觉得颜色这种东西给这种人用才能叫做不浪费。另外呢就是构图视角奇特,尤其是一些风景画,据说是收到了摄影拼贴的启发,“突破了传统西方透视风格”,有种移步换景之感——老法师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吸收了中国古画散点透视的精髓。场馆里为了对比,还专门放了“康熙南巡图”,明眼人一看就能感受到,对于我这拙眼人,还纳闷是不是布展的人大意,把画放错了地方。

另外就是感觉,这个画家真是细腻,线条之流畅,颜色之饱满,过渡之均匀,总之特别棒,看着特殊服。您要知道,“特别棒”对于一个非美术专业出身的观众来说已经是词汇量的极限了。除此之外就只能是“真想也挂在我家墙上”了。

比起标志性杰作《更大的水花》,小猴表示最喜欢《加勒比茶歇时间》和这个外星人。(下图那个黑白线条歪鼻子斜眼打电话的男子)

一墙图

整个观展过程要从地下防空洞开始,一层一层爬到顶楼。一程下来体力消耗很大。到了顶层发现有个大露台,还给装饰成了霍克尼画里游泳池的样子。更吸引我们的是旁边一个自主拍照机器。哇还有傻傻的帽子可以戴哎,哇还可以扫码支付哎,哇怎么他妈88元一套啊。

小猴子

我得下去喝口咖啡平静平静。

随便写两句

今天准备把博客文件的备份问题搞搞。试试能不能用。还有就是搜索功能貌似还不能用。慢慢弄吧。
将source文件夹备份到了私有库。然后通过git来维护和备份。不赖。

今天奇葩说又开始了。孩子妈晚上又要熬夜追综艺了。“妈妈晚上又要加班工作了。”

放弃Wordpress 拥抱Github

一直以来都希望有个自己的网站,搭建一个博客,有一个固定的存放图片什么的空间。这个空间最好快速、稳定、还便宜。为此我费了不少心思,甚至自学了一些编程。一路走来,买过两三个域名,用过免费的网站空间。后来斥资买了个国外的虚拟主机,一股脑儿地把文件丢上去,搭建了wordpress,域名也搞了个很独立的yinyu.name。

不过好日子似乎是到头了。一直以来我饱受这个国外空间速度不稳定之苦。而且最近,就在我即将为新的一年续费的时候,它居然中了木马病毒。我想可能是跟wordpress程序有关系。毕竟这是我网站空间里唯一的“程序”,除了wordpress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静态网站。

我一直喜欢静态网站,轻量、小、安全。无非是无法在线编辑页面嘛。无所谓啊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时候我也只是在本地编辑后,更新到服务器上。所以经历了网站空间挂马事件后(其实目前还没结束)我只好想想有没有别的解决方案了。

嘿嘿,还真让我找到了。

就是这里,基于github pages服务的免费网站空间。配合hexo这个程序,本地以markdown文件编辑,生成静态博客网站,再传到服务器上,voila。简洁、轻便、安全,像徐志摩的诗,轻轻地来去,不带走一片云彩。文档都保存在本地,迁移数据0成本。简直不能更开心。

剩下的无非是一些前端美化工作和一些功能的补充。总之,wordpress 拜拜了您内。

\O/\O/\O/

23:00 晚上回家,终于又把家里的电脑也连上git了。这样我就可以两地开花同时更新了,爽翻!

填坑教程:没有在github上添加新电脑的公钥

把那酒,你可以称之为红宝石融化于杯中的酒,带来给我——这酒还如一把出了鞘的宝刀,在正午的阳光下照耀。

——鲁达基(Rudaki, Abu Abdollah Ja’far 850-941)

波斯第一大诗人,鲁达基(850—941),被称为“诗中之王”。诗逾一百卷,多已失传。传说他是瞎子,善琴、歌,在王前弹琴唱歌,后来失宠了,穷死。他最得宠时,奴隶两百,行李需要上百匹骆驼背。像唐代,所有诗人都歌颂酒:

把那酒,你可以称之为红宝石融化于杯中的酒,
带来给我,这酒还如一把出了鞘的宝刀,
在正午的阳光下照耀。
它是玫瑰的水,你可以说,蒸馏得纯净了。
它的悦人的甜蜜,如睡神之掌偷偷经过初倦的眼皮。
你可以称那杯子为云,那酒便是云中落下的雨。
或可以说,你所长久祈祷的充满心中的快乐,终于来到了。
如果没有了酒,所有的心都要如一片荒漠,困闷而黑暗。
如果我们的生命的呼吸已经告终,一看见酒,生命便会回来。
啊,如果一只鹰倏然飞下来,攫取了酒,带到天空上去,带到凡人不到之处,谁不会像我似的喊一声“好呀”!

d è subito sera

Written by Salvatore Quasimodo

Ognuno sta solo sul cuor della terra
trafitto da un raggio di sole
ed è subito sera.


And then it is night

Translation ©Matilda Colarossi

We all stand alone on the heart of the earth
pierced by a ray of the sun’s light:
and then it is night.


瞬息间是夜晚

吕六同译

每一个人
偎依着大地的胸怀
孤寂地裸露在阳光之下:
瞬息间是夜晚。


关于作者:Salvatore Quasimodo,1901-1968

意大利诗人。1901年生于西西里岛的文化古城锡腊库札,父亲是一个小车站的站长。姑母酷爱诗歌,常常给夸西莫多朗诵但丁的《神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诗歌的种子。夸西莫多十五岁时开始习作诗歌。

夸西莫多一生著有许多作品,尤以诗歌著名。主要作品有诗集《水与土》、《消逝的笛音》和《日复一日》等。1959年,因为“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丽化学

重现化学并非为美而生,就像万物并非为美而生一样。生活中的确不容易见到重现化学里的这些情景,但不可否认它们也是世间朴素而又真实的存在,它是藏匿于真实世界的王国,有其独特的姿态与存在方式,需要我们的发现,也需要我们的欣赏。

美丽化学

www.envisioningchemistry.cn

相关的一席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