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跟罗小小说我现在打工的时候在听Manson,下班回家玩《寂静岭》。不知道为什么,我想或者我知道为什么。生活太现实了,我需要某些虚幻的东西加以中和,比如梦,哪怕是恶梦。

除此之外,除此之外。在看一本名为《列农回忆》的书,是岳父岳母来巴黎带来的。以前就在我的书架上,不过没有看完。还是拿在手里的纸书感觉好,好久没有躺在床上看书了。

  2008年的六月我来到巴黎,十月份前往离我家10站距离的sous-prefecture,也就是94省的警察局分局办理我得身份证。在法的留学生一般都只能办 一年的留学生身份,到了第二年再去警察局更新。我是9月份递送的材料,直到近十个月的今天才拿到2009年的合法身份证。期间因为自己的原因和法国公务员 的原因拖拖拉拉更新了三次短期拘留,用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的话说:这就是法国,一个用半年时间来办理一年拘留身份的国家。——法兰西国人的工作效率由此可 见一斑。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以前总听说法国人很懒散、办事效率低我并不太以为然,因为在国内的时候,我工作的法国公司里的老外都很勤劳,常常加班,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一副米国人 的作派。不过到了法国,就有了不同的经历。拿办拘留(也就是身份证,法语为titre de sejour,直译过来就是“拘留证”)的事来说吧。我开始 在外省Clermont-Fd还算顺利,小地方人不多,公务员办起事来也是正常速度,一切公文都通过邮局来往,最后来信说某日某时去 prefecture(警察局)取证件就可以了。虽然中间也等了一段时间,但跟其他留学生老人一问,还算有板有眼,不慢。去年搬到了巴黎,谁知道情况就不 一样了。

  简单来说,法国公务员办事效率不高,而且有些任意而为。比如我和我太太办理身份证,警局所需要的材料我们给他们之后发现很久都没有回复。于是我们前往 询问,得到的结果是材料都到齐了,在家等通知就好了。于是只好回家,又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一封信,上书某年月日到警局云云。遂去之。到了那里柜台里的一个 大妈找了半天,拿着一大摞文件摆在面前。翻到最后拿出了一张已经做好的身份证和一张表格说:“在这儿签字。”结果一看,她的身份证上居然是我的照片!就算 是夫妻也不能这么张冠李戴啊!公务员大妈看了自己都笑了出来,09年度的马虎大王就颁给她了。不过这么一来,大妈的态度变得好一点了,她也知道是自己的工 作失误,赔笑着说让我们再回去等信,就这样,因为我太太的身份证办错,她的重新做,我的也得往后延期了。

  就这样我拿着三个月有效的短期居留证,一般来说也没什么不便。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银行学校什么的都要更新的身份证,这也都无所谓,去封信告诉他们还没 有拿到手,这是政府的问题,又不是我们不愿意给。但有一个部门就比较难办,这个部门叫CAF,是负责分发住房补贴的。在法国我们可以享受最多到50%的住 房补贴,但如果没有更新的身份证这笔钱他们是不会发的。所以警察局大妈一时兴起的错误,搞得我们的补贴也晚了好几个月才拿到。当然如果你不去催,她们还会 继续拖,这就是法国的办事风格,虽然没有非洲人那种无时间观念的行为方式,但也很接近地中海诸国人们的风格了。法国人的生活总是走在世界前列,不过工作却 走在生活后面,给生活让步。就像法国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那样,他们可从来不 说:C’est le travail(这就是工作)。

  警察局绝对是个了解民情的好地方,在异国他乡更是如此。警察局专门由办公室负责外国人的业务,虽然九点开门,但很早就有人来排队。因为大家都对法国人 的效率心知肚明。但很多时候,排队也无济于事。因为有很多人会中间插队提前办理,因为他们手里有警察局发的通知信,所以靠前也就理所应当。不过这样一来, 提前排队也没有多少优势可言了。排队进了大厅就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柜台,但要等到受理又要很长时间。一般来说第一个柜台是负责咨询的,排到了咨询柜台之后他 就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或者给你发一个号,等着叫号到其他柜台办理具体业务。拿到号到等到被叫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这个时间有多漫长呢?我有一次就等了将 近七个小时,结果事情还没办成,拿了一张通知走人,过几天还得再来。——所以警察局绝对是我不喜欢去的地方,当你早上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门口,看到长长的 队伍的时候你就会纳闷:这个宣扬自由博爱平等的国家咋就连个等候地座椅也不给人准备呢?不过原因其实也简单:没有国家愿意无端接纳外来人口,无论多么自 由,多么博爱。你没有出生在法国,那么就没有享受这个自由的权利。这里给了外来者最不友好的表情目的就是为了告诉他们:法国,不好玩。

  不过我今天还算幸运,虽然等了五个多小时,终于拿到了新身份证。不过也没有什么好高兴的,因为两个月后我又要来这申请明年身份证的更新了。

_____顺便说说公交车查票的事儿_____

  今天坐车回家路上碰到了查票的。巴黎的公交车上只有一个司机,负责开车和开关车门并且兼顾卖票。没有专门的售票员。检票的工作由机器来完成,很方便。 但因为是无人值守,所以降低了逃票的难度,更有趣的是司机不管检票,所以也就不管逃票。你要是胆大脸皮厚,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走进去不刷卡,不买票,顺便 跟司机很礼貌地来一句:“Bonjour!(你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没人查票。事实上,巴黎公交系统有专门的队伍负责查票,只不过和国内的形式有所不同, 这些人基本上是以团队的形式出动,一般是等在某个车站,车站到后就一齐上车,检查每个人手里的车票。如果有人运气不好被抓到了逃票,检票员就掏出笔开罚 单。当然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看到查票的,事实上查票的几率还是很低的,因为他们不一定所有时间都工作,也没有固定在一个车站的习惯。不过还是有一些规律 可循,比如上下班高峰期和首尾总站的几率更大一些等等。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形式,而非国内那样每个车都设一个售票/检票员,我想,原因大致有两个:一 是售票检票系统的自动化,都可以通过机器完成就可以省下一部分人工;另一个则是考虑到成本因素,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你都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点,那就是人工 是很值钱的。设置这样的流动检票小组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并且增加人工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让人们心理上有所警惕,减少投机心理。

极无聊。于是种花,将向日葵和一盆西红柿种下地,扫清花旁的碎土。没有发现虫子。好。发现曾经种在地下的西红柿还有两株,长得不高但很壮实,这是逃脱了蛞蝓 的袭击之后的所得,夏天来了,干燥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风。太阳是蛞蝓的死神,我和我的草都会欣赏并对之膜拜。(让他们死!让他们死!我们欢笑着。)我 需要做的只是浇一些水,他们要做的就是成长到盛开。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另外,摘抄一首诗歌。忽然之间看到,就被震撼——我太喜欢这种感觉了,这是诗歌的美味和诗人的高超境界。

杨 树 顾城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
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又看了点鲁迅老师的《野草》,诗化风格的散文。一切都不明不白,一切都话中有话,一切都在不言之中。我承认有一些看不懂,但那些文字仍然吸引着我读下去。这字里行间充满的想象力让人吃惊,难道他真是执笔而眠,笔录梦书?

失掉的好地狱 鲁迅

  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一切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布告三界:地下太平。

  有一伟大的男子站在我面前,美丽,慈悲,遍身有大光辉,然而我知道他是魔鬼。

  目前我跟老王聊天的时候话题并不多,虽然不多,但在不多的对话之间我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多在国外生活的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和国内的朋友聊天的时候,不免被问到一些实事新闻,尤其是一些国际国内的要闻。一方面这类话题具有一定的时 效性和跨地域性,国内海外都会有所宣传,所以是不错的谈资。另一方面国内的朋友希望通过交谈了解国外的报道和评论,看看是不是外国人和中国人有同样的反 应。

  这类话题小到天气,大到世界政治经济的事件。我来法国以后被问过得最多的两个问题就是“经济危机是不是很严重,法国人是不是受到的影响很大?” 和“你们那边猪流感闹得厉害不厉害?法国人上街戴口罩么?”这两个问题不仅众多一般朋友都问过我,就连我爹娘也都问过,第二个问题还比较好回答,通过目测 就可以告诉他们:“巴黎这边情况还稳定,没什么人戴口罩,请祖国人民放心。”不过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就得查查资料,不好姑妄言之了。

  其实对于问题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比较有趣的一点就在于提问的双方。一方面国内的朋友把我当成了了解法国的窗口,希望并认为通过我可以得到一些 更加真实的一手的法国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我发现这些问题八成都不是什么好事儿,不是天灾就是人祸。问这类问题让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幸灾乐祸之感油然而 生,讨论下来大都可以得到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结论。于是下面的谈话就比较有趣了,大多数情况下就像电视新闻里播得那样“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 入而友好的讨论,并对多个问题达成了积极共识”。然而,这样的谈话无意之间就把谈话的双方划分了界限,我不知不觉就代表了法国方面,承担了搜集资料并传达 信息的重要使命。但我要说的是,我所能提供的信息并不能也不可能达到一个客观的水平,更不能代表法国民意达到应有的主观。

  我试图将这些问题归类并且找出一个方法可以面对所有问题。这就意味着我需要找到一个获得信息的途径并建立一种检索信息的方法,在浩如烟海的来自法国的信息之中找到准确并且正确的意见传达给家乡父老。为此我曾尝试着做一些类似的独立新闻翻译工作,比如《法媒晚七点头条090113》、《2008-09-22 一则新闻 [星期一 巴黎 晴]》 等,我尝试尽可能正确的理解问题并且找到法国媒体的观点,但后来我发现这其中有诸多环节令我无法完成这个工作。说到头来还是一个语言问题,这是文化的基 础,一切偏见也因为这个无法逾越的通天塔而形成。所以对于一个语言上不能达到母语水平的我来说,确切把握资料的意图就是很重要的了。当然除了语言本身,我 还发现了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我收集信息的途径。这一点来讲我希望诚实地告诉提问的人,这个答案不免令他们失望。同时也告诫他们提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你也想到了这些途径,也许 就不会提问了。因为我目前收集信息的途径并不多,网络是首选,其次是电视,再次是免费的报纸,除此之外是能够获得的其他媒体,媒体以外就是身边的中国朋 友,最后才是接触到的为数有限的法国人。这就意味着获取的信息并不可观,如果你问我“某某问题法国人是怎么看得?”我也许会给你回答若干意见,但这些意见 并不能代表法国人,尤其是一般的法国大众。这些意见过度偏向于主流媒体(当然我一般选择的都是《世界报》或者《费加罗报》之类的报纸的官网。)但不幸的 是,就像我们在国内的报纸所看到的一样,媒体总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一个立场,这就意味着其观点和结论有失偏颇。何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公民,天然 的弱民心态就让我们喜欢并习惯上从不公正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观点,所以看到后来,我自己都有些失望。因为我也在寻找可观的答案,但我目前水平和精力都有限, 找到的信息不能令人满意。

  二来是信息之中主观意见的比重。其实这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因为在诸多意见之中,媒体往往采取一个所谓客观的方式去表现,比如采访一些人,或者 给出一些调查的数据。但对于一些敏感问题,这个数字就显得比较单薄了。比如一个简单的问题“法国人是不是歧视中国人?”如果从媒体上,你会看到法国媒体介 绍中国的相关信息绝对比我们本土介绍法国信息要多得多,而这些信息之中负面的消息也不少,尤其对于一些所谓比较反华俄媒体比如rfi(法国国际广播电 台),你所看到的更多的信息就并不那么乐观了。所以这里问题又回到了上面所说的,媒体代表了一个立场,而这个立场往往是资本主义的政府而不是大众。但另一 个问题也就此出现:你如果上街随机采访,大概10各法国人都表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好感,即使有一些人直接表示不喜欢中国人;但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大比例表示 法国人并不歧视中国人。但这也并不是事实本身,因为你所听到的采访信息更多的出于礼貌和知之甚少,而那些直接就扬言鄙视中国人的人,往往就是听从了过多媒 体和执政者的声音(当然也不否认我们在国外一些朋友表现的低素质和一些丢人现眼的行为)。但对于身边周围生活了越来越多亚洲人的法国人来说,他们心中肯定 会有一些不满情绪,但你并不能说他们就使大多数,何况你问的又是一个敏感问题。如果现在一个人问我是不是喜欢法国,我也不可能马上作答。因为我发现我还并 不了解这个国家。

  三是这种传达信息的意义在于了解他人的想法,让我们以此自省。如果抱着自嘲或者嘲笑他人的心理提问,那么往往得到的信息并不完整,是一面之词。我比较 不喜欢的一种提问就是以我们的思维方式提问,这就好比用问一个吃西餐的人干嘛不用筷子而用刀叉。提问之前我们最好想一想,如果我们被一个外国人提出类似的 问题我们会不会有兴趣作答。比如我问你:“柬埔寨一个村发生了农民暴力抗警事件在柬影响很大,这事儿在中国闹得大不大,中国人怎么看呢?”听起来肯定没什 么兴趣,我们自己国家的事儿还关心不过来,何况还是一个村的暴力事件。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因为老王那天跟我说:“东明起义军的事儿你听说了么,你那边怎么看?”

__我获得的信息以及感想__

  很不幸,这个消息我后来搜索了一番,国内的媒体几乎没有报到了,也就是被“和谐”了。仅有不多的消息我还是从FaLunKung的 “大纪元”网站上看到的。在我看来,这则消息被扭曲的可能性很大。现在由于国内政府的敏感,很多问题都被回避和和谐,所以一些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本来可以 放在桌面去了解和解决的问题被隐藏,被暗箱操作。这里面当然有体制的问题,有腐败的原因。但目前来看,这种

今天去了传说中的IKEA,宜家家居。因为岳父岳母要驾到巴黎,所以趁着夏季促销还未结束,去IKEA买两个床垫,看看有什么便宜物什,捞点小尾巴鱼。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在IKEA吃一餐麦当劳,5欧元巨无霸套餐一份,巨无霸汉堡真不是一般的小, 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其实买这份套餐是为了去麦当劳里上厕所,因为巴黎有的麦当劳的厕所不能随便上,须购物持小票上有如厕所的号码才能方便,可谓想方便是真 他妈不方便!不过买了套餐以后发现这个“迈当喽”没有这个变态规定,大概是因为这IKEA所在的商业中心已经太远(巴黎五环,即使按大巴黎算,也是郊区 了。)如果再不提供免费的厕所,那就更没人去吃饭了。

老王又在怀疑人生,怀疑他的工作和生活。

开始做Kandesn大人的官方网站。

090726 / 补充一摘抄

春叫猫儿猫叫春。
所以北平到底还是有他的春天,不过太慌张一点了,又欠腴润一点,叫人有时来不及尝他的味儿,有时尝了觉得稍枯燥了,虽然名字还叫作春天,但是实在就把他当作冬的尾,要不然便是夏的头,反正这两者在表面上虽差得远,实际上对于不大承认他是春天原是一样的。

——周作人《北平的春天》选自《风雨谈》

小萌觉得两个人领结婚证以后一年才办婚礼很奇怪,但目前似乎这个情况很普遍。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copyright Erain

  我先来详述一下目前的情况。一般的结婚程序是这样的,定情>订婚>领证>办事儿>过日子。这个程序是从夫妇两人的角度来讲 的,其中忽略了双方父母见面,通知亲朋好友等等繁杂的事情,因为就婚姻本身而言,这是甲乙双方的事情,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但事情往往没有这么 简单,因为社会和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再加上诸多主观不定因素和客观的不可抗因素,使得这个简单的关系难以以一个简单的形式确立,从而使上面的程序变 得复杂很多,甚至改变了顺序。

  拿上面的程序来讲,小萌以为领证和办事儿差不多是一个事情,至少两件事儿之间时间间隔应该是不长的。就结婚这个事情来讲,目的在于通知亲友昭告天下二 人确立关系,领证和办事儿不过是社会的两个层面,一个是确定合法的夫妻关系,另一个确定的是家庭社会之中合法的关系,简单来说也就是为了盖上“明媒正娶” 的戳子。但是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领证和办婚礼之间的时间间隔很长,在小萌看来,这种情况使得结婚这件事情变得有些古怪。比如一对儿情侣领证一年之后才办 婚宴,婚宴上会哭鼻子抹眼泪地当众起誓“我愿意”。实际上二人的关系在一年前就已经确立了,现在这样做似乎就有装腔作势之嫌,所以一点古怪就在这里。

  我的朋友之中这个情况就很普遍,至少有三对儿都是类似的情况。第一对就是领证以后一年多才办的婚宴;第二对儿和第三对儿则还没有办事儿。当然,他们都 有各自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攒钱呗!”没有房没有车怎么能办事儿呢,但是两情既然相悦了,又不能不朝朝暮暮。所以有了如今这样的解决方案:两条 路齐头并进,先取得合法夫妻身份,然后攒钱置地准备一切必要开销,当一切妥当再办事儿不迟。就这样,领证和办事儿成为了可以相互独立的两个环节,而且这两 个环节之间的时间间隔变得异乎寻常的大。在这个现象所导致的诸多结果之中,有一想结果是很有趣的,那就是我们如何来计算结婚纪念日以及结婚的时间呢?是从 领证开始还是从办事儿开始?

说一下我挺曾轶可的原因。 (前文《有关快感》)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看“09快乐女生”不能不说的是曾轶可。我对这个选手的态度就是一句话:力挺曾轶可。虽然同样是支持,但我要说一下支持她的原因,因为我已经不是二八年华的九零后,支持要说出支持的道理,选择要说出选择的原因,我的选择是经过思考的,所以便成此文。

  尽管在此之前的诸多选秀类节目就已经暴露出了诸多暗箱操作,很多钱/潜规则我们已经习以为常,默许甚至接受了。但今年的快乐女生显然做得更“到位”, 大有把暗箱变“明箱”的势头,并且为了达到平衡各方的利益采取的一些手段让人感到恶俗。当然这是一个娱乐节目,对于观众好看了就可以。但对于湖南卫视,则 要照顾更多方面,一方面要做的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这就意味着提高广告收入,另一方面又要想方设法创造机会嵌入广告,还要照顾到评委,在所谓公平公正的 前提之下尽可能的创造戏剧效果,让比赛看起来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女生们个个争奇斗艳,评委们也巧舌如簧,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量观众被吸引,并且分 门别类成为某某的fans,为自己的偶像加油叫好。

  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好保持,相比起前几届选秀节目。由于人们多年以来看了不少类似的节目,所以有一定的审美疲劳。虽然还选期间选手不少,但并没有特别出 色的。海选和前两轮下来,总体来看兼俱美貌和唱功的选手并不多。而这样的形势所导致的就是收视率不能保证以及赞助商对于节目的信心的降低,湖南卫视因此不 得不作出策略上的调整。这样我们今天的主角就粉墨登场了。

  首先是男一号包小柏。这个资深音乐人一向装逼,堪称“乐坛王家卫”,点评的时候用词刻薄评说犀利不留情面,并且总配合一副严肃到脚的表情。这样的评委 是专业和公正的代表,是评委团队之中应该占有一席的角色,至少可以让节目“看起来够专业”,让观众觉得“评委够狠”。这也就有了为后来包小柏和沈黎晖闹翻 愤然离席的前提。这个极富戏剧性的变化的主角是我们的女一号,也就是我力挺的曾轶可。曾轶可的出现打破了快女的平衡,不仅是选手的歌唱水平的平衡,也是评 委评判标准的平衡。无论曾的歌唱水平是好是坏,无论评委对他的评价是否客观中肯,无论这样的标准和结果是否能让大众接受。但她的出场达到的效果是有趣的: 包小柏愤然离席,曾轶可晋级全国十强,国内各大媒体纷纷关注,观众更是褒贬不一,乐之者欢喜赞叹;愤之者怒目而叱。总之整个娱乐圈沸腾了,无聊的大众也沸 腾了。在这一切背后湖南卫视高高在上地沾沾自喜着,虽然他们没有点明“这就是我们干的”。这就是他们希望达到的效果,关注度上去了,收视率也就不是问题 了,下面的问题就是看一下广告商的名单作一个排名,顺便重新拟定广告价位准备谈判了。当然这一切都不是节目本身所关心的,对于节目,可以开始着手增加比赛 场次,复杂化赛制和比赛程序。目的当然是为广告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和时间,让选手PK到底吧!

但这并不是戏剧效果的最高潮,至少上述没有见人的目的和操作还被隐藏了起来,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对待艺术执着坚持自己原则的包老师和一颗特立独行的原 创歌唱新星的升起,而大众执着的追捧和媒体炒作交相呼应,后来又有一干评委力挺曾轶可让人们更加不敢对她小视。但是事情随着时间的延续到了10强赛的第一 场比赛的时候,又发生了变化,而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每个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我要说的是这个变化暴露的问题和其中的原因,这也是我力挺曾轶可的原因。

  在宣布评委的时候,我们发现包老师居然再一次出场,脸不红心不跳地坐在了评委席的座位上。他的出场至少证实了之前的种种推测,同时也令人们心中的一个 标准崩溃。包老师所代表的学院派的评委对曾轶可的唱功不能接受,这就意味着他们评判这个选秀节目的标准是和演唱能力直接挂钩的,对于这个原则的坚持使得包 老师放出了“他留我走”的狠话,树立了追求艺术的形象。但今天包老师的粉末重新登场破坏了这个形象的完整性,这个“我包小柏又回来了”的动作实在有些出乎 人们意料。包小柏自己打破了自己的原则,让人们不免对他的动机表示怀疑和鄙视,同时从侧面证实了湖南卫视和包小柏和沈黎晖配合所造成的戏剧效果是人为干预 的,或者说是利益干预的。人们很可能认为包小柏为了金钱放弃了原则,这是对艺术的亵渎,更是对自己的荣辱尊严的亵渎。但也许上面的评说也是片面的,对于他 的这个行为在我看来有三点原因。

  一、包小柏确实为了经济利益而同意和湖南卫视合作。这其实没有什么可说的,无论是湖南卫视、评委还是广告赞助商,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走到了一起,受经济学所谓“无形的手”的操控。所以他重返节目是因为湖南卫视的出价。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二、曾轶可的出现虽然打破了平衡,导致了轩然大波。但是她的实力和水平是争论的焦点,但并不乐观的情况是她的水平并不能让评委全部绿灯又不能让大众全 部欣然接受,所以目前的情况就是比较窘迫了,因为她进了全国十强。她的晋级不能说不拜诸多评委所赐,他们看中的是曾轶可的原创水平和独特的风格,看好的是 她未来唱片的另类。但通过了这样一个唱功公认很差的选手不免是一个抬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做法。对于目前评委来说,不挺曾轶可就会与自己之前的支持矛盾,但是 她的唱功又一直保持了同样的水平,你说她唱功不好就等于否定了她独特的绵羊音;你若是支持她那估计你的唱功就有问题。说来说去,现在的情况就是皇帝的新 装。要想打破这个僵局就要有一个明眼的小孩说一句话,于是包小柏小朋友就得请上台来了。

  三、湖南卫视,这个幕后黑手是一切的始作俑者。一切操作都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我要说的是这一点和上面的两点都是我的推论,所以我的第三条推论是湖南 卫视为了达到目的和包小柏一起合作了一出离席事件造成了不小的轰动;而这场戏并没有做完,十强的包老师出场是第二季。因为一个明星的的退役和他的复出其实 都是能够吸引眼球的,所以这手牌还可以这样打:包老师愤然离席我们给你多少好处,如果我们的节目还需要造势和吸引更多眼光,那么请包老师考虑一下再次合 作,重新踏上评委席,当然我们的好处是会只多不少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我们的包老师不免心动,那么就更不免行动了。何况这样一来,也可以中和一下评委 意见,唱红脸,当搅屎棍子,拥有一张反对票。也

看某个电视节目,张口感叹了两个词“自娱自乐”和“愚昧”。后来觉得这两个词可以结合一下,成为“自愚自昧”,或者来个比较绿霸的“自娱自妹”。其实目前我 就身处这样一个境地:无书可读,无事可做。打工之余的疲惫可以让一切想法都从脑子里消失,无想法代替了所有想法,以睡觉为主的休息替代了所有娱乐。甚至做 一些纯娱乐的事情,比如看看DVD或者看看网站的时候,也提不起精神。这样下去,行将愚昧不已。没有办法,透过这自愚自昧的表相,则是一个真实得不得了的 生活。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还是得接受一些思想、找一些丰富头脑的方法。于是下载了《李敖语妙天下》来听,并且准备干活的时候听另一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穆斯林的葬礼》。

____晚上忽然狂风大作,夜雨阑珊____

夜十时许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今天是7月14日,法国国庆节。

让我们先看一条法国报纸上关于今天国庆的报道,来自《Figaro》费加罗报。
14 Juillet : Sarkozy choisit la sobriete》(7月14日,萨科齐选择节俭)

  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今年法国国庆节阅兵仪式的一些情况,相比起去年,今年萨科齐政府的阅兵活动可以用“节俭”一词形容,这则新闻上也说这是萨科齐当政五 年来最“禅意”的一次阅兵仪式。(le plus “zen” depuis son debut de quinquennat)而后的一组数据更能说 明问题:

  萨科齐政府今年只邀请了一位外国首脑印度首相Manmohan Singh参加阅兵仪式并参加午宴。而只有250个记者被邀请进行新闻采访活动,这个 数目是去年国庆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有140个协会被邀请参加典礼,5000名来自音乐学院的学生被邀请到Elysee花园,这个数目是2007年的三分 之二。

  今年的节俭和去年形成对比的原因有很多,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去年2008年是法国作为欧盟轮值国是重要的一年——尤其对萨科齐来说。所 以方方面面都想做得到位,至少有点老大的风范。虽然在藏独和抵制奥运问题上他有些不顾全大局,但是在欧洲家门口还是尽心竭力,所以去年的国庆也是花了不少 人力物力。而轮值国结束,萨科齐自然知道勒紧裤腰带好好做小弟,加上经济危机国际形势不容乐观,看起来开源比较难,那就尽量节流吧。所以对于国庆这个重要 节日,在大面上过得去就可以了,其他方面能从简就从简,平平淡淡才是真。

  对于这类报道,我更关心法国人是如何看待的,在这篇文章的评论部分,我看到两条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评论对于“5000个学生邀请至Elysee 花园”表示异议,虽然比07年减少了500人,但仍然不是个小数目,在他的观点看来,法国政府这次所谓的“节俭”也就是做得表面文章。另一条信息转述了法 国文化部长Frederic Mitterand的一段话“我叔叔会特别喜欢这个活动,尤其是那些在公民面前展示的军队的标志……是的,这是美丽而充满了 巨大的情感……法国军队……”这种口气很能代表目前法国人的看法——用另一个评论来说就是“无非掩饰了一种艰难”。(后来又看到一条评论更直接:萨科齐就 是“节俭”的反义词。)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左:正在安装烟花的工作人员 右:铁塔下排放整齐的烟花设备

  不过虽然媒体上的评论并不太乐观,但是今天实在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这样的天气阅兵看阅兵都是很爽的。不过我还是没有起来去香谢丽舍排 队,毕竟没什么比看电视阅兵更好。这里我贴出了阅兵的一个时间表给大家看看。当然,我想信,对于更多法国人和外国人来说,更吸引人的是各地的庆祝活动,比 如今晚爱费尔铁塔的烟花表演和各地的舞会。只有这个时候,人们参与其中的快乐才能体现,所谓国之大庆才能可见一斑。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图片来自网络

Embed video

看看巴黎2009.07.14夜晚的焰火吧!

我们法国国庆节干什么呢?
——当然是睡觉了。

你们知道什么是“麦精露”么?知道什么人是“打桩模子”么?
——在听刘心武的《钟鼓楼》,看周立波《笑侃三十年》。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我看过第一部,由此得知了这个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前两天开始听他的一部长篇小说《钟鼓楼》,讲述了北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风 貌。碰巧的是,同时从网上下了上海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DVD,嬉笑怒骂地评说了改革初期到今天的上海变化,掐指算来,三十年前,正好也 是八十年代初。这样一来上世纪末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南北方两大都市的变化有了一个横向对比,在同一个背景下,风貌各异,却相得益彰。

  刘心武开创了所谓“伤痕文学” more info, 这类文学作品的特点是运用朴素直白甚至粗糙的笔法进行描述,并且直面现实中的不平等甚至丑恶。之所以伤痕文学的特点很不同于以往的文学类别,是因为建国初 期的文学所乐于表述的真善美以及文革时期的假大空,并且不喜欢表述悲剧结尾以及避免直露,而伤痕文学的出现,在形式上有所突破,但形式上的突破只是为了更 好的进行表达和“宣泄”,尤其是对于揭露文革对于年轻一代的伤害和心理的扭曲。就这一点来看伤痕文学眼里的文革是一段噩梦;相比起后来王小波笔下天马行空 的描写真是对比强烈。这种不同也是视角和人生经历不同所造成的。

  在我看来,《钟鼓楼》是一部具有标本性质的小说, 和现在的文学作品有很大不同,很多叙事手法和句势的运用都有“后文革”时代的特征。所以从这部作品读来,至少让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人们更多的了解八十 年代的前因。这部小说勾起了一些我童年的回忆,虽然我并不生活在鼓楼脚下,什刹海畔。另外从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就是80年代对后期的文学创作的影 响。比如文字中所传达的积极思想和多种多样的心理描写——很多章节拿到后来的高考语文试卷之上都肯定是高分的作文。但这样的描写未免过于模式化,未来看起 来就不那么理想了。

  这部小说还有两点令我很感兴趣。一部是这部小说描写了一天早上5点到下午5点的一天时光发生在钟鼓楼脚下的几家人的故事,当然作者还穿针引线地说了很 多文革期间甚至老年间的北京故事和传说。所以这部小说能让你更多了解一下改革开放初期的北京——那个充满了憧憬和躁动不安年代。另一点就是这部小说的结 尾,事实上,作者细致地描述了很多细节和情节,但是并没有给故事一个结尾。很多矛盾都只是被表达展示了出来,但对于结果和未来作者并没有做推测和展望,我 觉得一方面作者在那个时代也不好把握动向无法作出一个客观的推论;另外也为了作品能够通过审查保守地只是提出了问题,至于答案,就让历史证明一切吧。所以 几十年后再读这本书倒有了特别地味道和意义。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笑侃30年》从另外的角度表现了一下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变化,不过着眼于上海,搞笑风格自然别于北方。《笑》虽然有一个改革开放 三十年的大背景,但是表演的段子并不太连贯,相对独立;或者可以说“形散神聚”。这种搞笑风格不得不让人和郭德刚相对比,其实所谓海派清口和相声之间很多 包袱都很相似,但表演技巧不太一样。在我看来,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很像国外的talkshow,内容具有时效性。而相声则是关注传统,内容成本大套。至于喜 欢哪个就见仁见智了。不过,语言是天然的障碍,对于如我一样不懂上海话的北方人来说,没有字幕则无法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