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气温终于到了20度。

看了个片,一个叫《猫女》,哈里贝瑞演的。看完感觉这个片儿改编成舞台剧也许更合适,因为有多个场景都在展示哈里贝瑞曼妙的身材,猫女走猫步理所应当——镜头从后面开始,自下至上,你看到修长的腿,可以作为美丽标准的曲线,扭动的臀部,腰(看到这里男人总要吸口气),这个时候镜头已转到了侧面,开始描绘上半身的线条,我的娘,这对奶啊!

《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终于读到了关键的部分,理清了故事的脉络,却感觉有些怅然若失。我在开始读的时候有这样一种疑问:这部小说到底应该算是一部科幻小说还是一部哲学寓言呢?前一部分我期望它能够提供一部科幻小说带给人的想象空间。但后来还是期待这部小说的哲学成分更多一些。为什么呢?如果小说如名字一样分为“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两个部分的话,那么现在我越来越喜欢”世界尽头“的那部分了。另外一点,关于小说中的“独角兽”,我头脑里总是一副如犀牛般的动物,而不是马类的东西。

未完

一个为DragonBackChina设计的logo,这个设计是很久以前做的了,这里重新修复了一下,做了一些质感上的调整。

另一个人的名片设计,对象是……先看正面吧,这是什么呢?

似乎是个比较夸张了的钱币,在灰色的背景下,然后下面的英文名字是“Johnie”。所以你可以知道名片的主人名叫Johnie,但他绝对不是外人。夫Johnie者,仲尼是也;夫仲尼者,孔丘是也;夫孔丘者,孔夫子是也;夫孔夫子者,大城至圣先师是也。

正面钱币的造型也许比较让人感到奇怪,为什么孔子用此图案来代表。实际上和名字Johnie一样,这个图案也是个玩笑。钱者,孔方兄阿堵物是也。所以有“孔”在心。而古代钱币的设计又遵循了中国人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认知之一——天圆地方。这个图案兼具了天地的概念和上下尊卑的意义,而孔子则是尊崇礼数的第一人。所以这个图案借用了“孔”的直观意义和钱币天地的内涵。并且放在名片中央,细心看左边还有一条尺印——孔子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崇尚和遵守规矩的人了,规矩产生距离,产生等级,产生差别,即使对于他的爱,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正面的图案包含了这些意义,规则,秩序,等级和礼教。感到古板?那就对了,这就是顽固守旧思想的儒家学派的领导人所具备的品质。

背面的设计实际上是正面钱币的一个缩放,于是你看到古铜色的背景和那个“孔”。文字不多,右上是“儒”,下偏左为“孔 仲尼”以及“地址 曲阜”,比较有趣的是联系方式——“弟子三千”找到他们就找到了孔子,不过也许可以再加上一句“后生无数”,用曾看到的一句话来说:“孔子虽然不是实际的王,但他本身实际已经超越了王”,对于儒家学派,他达到了后人难以启迪的高度,这个高度他们自己称为“内圣”。

今天想了两个设计方面的创意。

做出来一个,是给一个名人设计的名片,在他的时代此人有名到可以不要名片,也不会主动把名片给别人,而且更没人敢主动索要他的名片。所以他的名片上会写什么呢?他又到底是谁呢?

__设计补充说明__

客户:秦始皇帝 嬴政

最主要的想法是“朕”这个字,也许因为秦王嬴政在创立帝国之后有太多的创建,但这些功业又有太多是后人的总结。那么在他那个时代,那些功业真的能够代表他么?我想也未必,因为如果换做他人,换做其他的皇帝也可能做出修长城、统一度量衡等军事社会方面的政策,但是对他个人来讲,也许最有代表的莫过于一个“朕”字了。在他之前,谁都可以说这个字。而在他的时代里,这个字是他独享的。虽然后世的皇帝都自称“朕”,但他们在使用的时候都不免想到这个字的“独享权”是谁最先创立的,而后世的皇帝们所继承的又何止这个字在文化上的独特含义呢?

所以我使用了“朕”作为名片封面的最重要的标识。而背面也只是简单地写了六个字“秦”、“始 皇帝”以及他的名字“嬴政”。至于联系方式什么的也都没有太大的必要,本来也预设了地址和联系方式为“地址:四海之内;联系方式:我联系你”,但是后来被去掉了,因为写出来显得啰嗦,不如删了留无限大气。

颜色:虽然秦人尚黑,但我觉得紫红色更加漂亮,因为黑色能代表一个帝国,但是紫色却是天上“紫微星”的颜色。若说大,也只有天能大过皇帝了。所以用了有渐进的紫红色,配以银色的文字更为高贵典雅。

  我如幽灵一样走进厨房,在灯光下现出原形,虽然看不到自己,但我的眼眶周围的不适感让我对自己的形象有着清晰地想象。这是近一时期的俗套,我是说,每天都是这样。起床,吃饭,前往工厂,回家,吃饭,睡觉。如此往复着这个循环。在这期间穿插着流逝的时间和惹人浮想联翩的阳光,但此刻,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或者说只是紧跟着一个循环的结束。我对这种情形了如指掌,甚至没有任何继续想下去的欲望。我要做的是打开水龙头润湿牙刷,在上面挤上牙膏,然后把这两样东西放进嘴里。然后我开始洗脸,无论寒暑我都喜欢用冰凉的水洗脸。这并不是因为儿时听到的一些关于“冷水浴可以强身健体”之类的传说,而是因为这种凉意能提醒我的存在,并帮助我回忆起我的一些往事,比如我的大学时代。那个时候我曾整个夏天都洗凉水澡,却没有因此获病。虽然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但此刻的水依旧如当初一般的冰凉,于是我的记忆得以复苏,和所有的一切一样开始意识到时间,意识到那些曾经的存在。

  我从冰箱里拿出冰冷的火腿和奶酪,把放在桌子上的棍面包放进盘子里,然后拿出刀,费力地将面包一刀两断,然后在每块的侧面刺入,划开一道深深的缝隙,我的手法娴熟,就像一个鱼生师傅面对他的鱼一样自信甚至有点不屑一顾。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吃法,将冰冷的火腿和奶酪各抽出一片夹到面包里面,简单,快捷,至于味道,我不怎么在乎。如果愿意还可以加一两片番茄或者生菜,但那又过于繁琐,快达到了法国人午餐的标准,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大动干戈。我端着这两块三明治走进卧室,烧起热水,然后从背后的橱柜里拿出一瓶咖啡。

  这瓶标有1号标志的咖啡是整个超市里最便宜的,但我仍然要说,就和我喜欢吃的那种三明治一样,这个咖啡也很超值。当然,你需要用心体会。每当这时我又会看看熟睡着的妻子。她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地道的美食家,因此对我的这种吃法非常不屑。早上她宁愿吃一个苹果,喝半杯豆奶或者冰凉的橘汁。“棍面包有什么好吃的?!隔了夜以后就干巴巴的!简直能戳破喉咙。”但这个三明治足以让我的胃感到充实,并且有必须的盐分、动物蛋白以及钙质,对于我这个每天要付出大量体力的人来说,饥饿感就是地狱。这就像苹果和豆奶对于女人们一样,维生素、植物纤维,营养充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绝不是味道。而是——吃了不会变胖。你看看,我总是非常达观,但对于清晨的饥饿感我总是感到有些不满。事实上每个晚上我都会因为巨大的疲惫而很快地睡去,而在第二天清晨的某个时刻又准时醒来。疲惫感充斥了整个晚上,让我记忆不起任何做过的梦,当然我不只是因此感到不满,但疲惫同样让我失去了很多做爱的气力和欲望,我因为没有做爱却感到异常饥饿而更加不快。

我拍了一张照片,象征春天。于是想到两首歌,一首是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另一首是朴树《活着》,前者道出了春天浪漫主义的一面,后者则表现了现实主义的一面,而这时又在读一本名叫《冷酷仙境与世界尽头》的小说,那些缓慢的文字跃出纸面,和穿透嫩绿新叶的云母般的阳光融合,于是一股不可名状的忧伤漫漫升起,即使是春天,也宛若凝视一池秋水。

我把这个图发到开心网上的时候写了个题目为《春天,爱》,而最一开始写的是《春天,它们干着,我们看着》。

____后补之文____

文字是我排解一切不快情绪的途径,我时常在某一情绪到来的时候写下一个题目,而现在则喜欢在不久之后再重新写一些作为补充。

“不可名状的忧伤”。

日本小说家善于捉摸一些细微的心理,如同他们文化之中过多的感悟。听过一句话说,中国古代士大夫在失意的时候不会像西方人那样走向宗教,而是更多的是走向山水。而迷恋唐文化的日本人很好地继承了这点,所以至今,看到日本作家的文字,很容易写出一些我们这个时代都几乎不怎么在意的情怀了。而这些情感的细微之处的失去将是无法通过经济的发展和所谓现代的进步能够弥补的。于是又想到一句话,说中国的历史在任何一个极盛的王朝之后社会发展的进程都会减速,比如汉唐之后的宋朝,再若元末以后的明朝。这个时候人们才有喘息之机,能够重新把文化当成正经事儿开展起来。魏晋南北朝,南宋和明末大概都有这样的好时光。相比之下,如今的光景,又有多少人能悉心体会那些情感呢?

“压力”。

博士的老婆给我们讲她在实验室的悲惨遭遇:给法国人干活也并不感到开心,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大变成了朝九晚八,虽然拿着1000块每月的工资,但比起同在一个实验室的法国人,她的工资不仅低,还更累,不能像法国人那样悠哉游哉地来,慢吞吞地吃饭喝咖啡聊天然后下班回家。她在实验室里仿佛自己也是实验的一部分,摇试管摇到手疼,让她有一种荒唐的感觉,似乎这实验不是针对试管里的液体,而是针对她的手臂。除了体力上的付出,她还要付出更多的精神和注意力。从她的讲述中我们得知对于科学家,谨慎和小心不仅是一种美德,那简直就是一种对于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和一种必须。她说之前有一个中国女孩,没有看懂手里的试剂瓶是什么东西的情况下就在空气中打开了瓶子,而这瓶子里的实际上是一种有毒气体。结果人们觉察出来以后就是马上疏散,全体放假。类似的恐怖经历博士虽没有亲身经历,但也是陪上几万分的小心在工作,何况那些设备都价值不菲,一个瓶子就几十欧,机器换算成人民币更是数目惊人。

紧张的气息一直弥漫在实验室里,于是她越发地焦虑,况且她还在考虑把小孩带到法国来养。她的儿子刚三岁,在国内父母帮着带。和所有的年轻母亲一样,对于孩子的挂念是无时无刻的。这时候就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和资本主义环境下伟大母爱的无奈——她的老板对于她的工作成果不太满意,并警告她如果没有达到实验结果,她第三年的博士工资将不会继续支付。我能想象此刻她实验室负责人的嘴脸和任何一个资本家都没有什么两样,目光中的一丝惋惜之情只是针对于他的资金和换掉一个在读博士生的机会成本,而这个决定并不会花费他太多心思和计较。目前他们虽然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资,但他们的身份已经不允许有作为学生的社会福利,少得可怜的房屋补助,更高的交通费用,房租,饮食,医疗保险,经济问题在这个时候具体得棱角分明,钱的丑恶嘴脸更愈加地丑恶起来。

埋怨在一声叹息之中结束,面对现在的情况,身为博士也没有更多选择余地。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自然要被资本所左右。无论是如我们一样的留学生,还是像他们一样要为世界科学做出点什么的博士。都要为阿堵物孔方兄低下高贵的头,折下挺直的腰。于是头顶上那片虚空之中弥漫着,弥漫着不可名状的忧伤。

____另:更新记录____

今天更新了thePoker博客的顶部连接,加上了aWeek, elle以及theDesigner三个部分的链接。
设计添加了右侧导航栏下部的几个图标,分别是Z-blog,Flash以及Search。

Kandesn大人的料理:水煮鱼!

在巴黎缺少原料和烹饪工具的地方,她仍然做出了举世无双的水煮鱼!

读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一下子被吸引,有不能自拔之感。很久没有这样的读书感受了,或者说很久没有读书了,再或者说,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好书了。

书的内容和名字一样,像一部科幻小说和一部魔幻小说的合体,但到现在还没看完,所以一切感受只是初步感受,一切判断都是猜测和推论。

__另:补充于2010-04-09__________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无疑是这个春天我所读的一本重要的小说。因为它及时地提供了一种让人陷入沉思的故事背景。比起之前读的两本关于文史类的书籍 来说,这本书以文学的最佳的可读性切入,塑造了两个不同但相联系的世界,一所谓冷酷尽头,另一所谓世界尽头。随着读书继续便慢慢体会出这两个主语之间的关 系不仅仅是一个“与”那般独立,相反,我越来越意识到似乎这个关系应当为“即是”或者更加递进的关系。小说的有趣之处在于柔和了现实与虚幻,柔和了科学与 哲学,在这时,文学无疑成为了阐述深奥哲学观点的最佳途径,我想也正是因此喜欢上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