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你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这甚至不需要别人来承认。你能做到的只是把自己的声音放大,让其他人听到。而已。

被否定的性格。我想了很久,觉得这属于一种偏见。

你经常可以见到我,但并没有看到我。——换一个发型,你就能看到我了。

《少年派》极好的影片。我在想这样的小说是怎样构思出来的。也许最后那段“厨师素食者母亲”才是真正的主线。而其他的奇幻表象都是皮毛。

《云图》毫无疑问,2012年度科幻片。相比较而言《普罗米修斯》的世界观太狭隘了。并且,这是一部佛教影片,全片就讲了八个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我决定找个机会给我妈妈看看。

今天买了炼乳,做了一杯不太正经的越南咖啡。越南咖啡应该是地漏咖啡,而我用的是塞风壶煮的浓缩咖啡。感觉虽然意式浓缩是一切花式咖啡的基础,但牛奶是一切花式咖啡的灵魂。

“这个味道是偶然产生的,不可能再出现第二次了”,说出这种话的如果是外行还可以理解,但若是专家说出这种话, 他就没有资格被称为专家。——《咖啡品鉴大全》(日)田口 护

“……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围城》钱钟书著

颁奖典礼的恶俗记忆之一是少林功夫和中国旗袍走秀的混搭串烧。

地铁里总能看到红衣服肥胖的女人,我低下头就能看到她油亮的头发。她奋力挤到我前面,我给她让开,她仍旧继续挤向前面,迎着下车的人流,她变成了逆流而上的大马哈鱼。拥挤让她变得如此强大,坚不可摧,仿佛信念实体化了,她生出了壳一般。即使人不多,她也要向前挤着。她的力量不是来自面前的阻挡,而是来自对于身后人们可能将她赶超的恐惧。

寒冷和污浊的空气之间你必须选择一个,这就是地铁对于选择恐惧症患者的最大贡献。

地铁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人们像被镜片包围着的碎纸屑,反射着来自墙壁上五颜六色的光芒。广告像有机的生命体一样爬满你能看到的所有地方,抢占你视野里最后一丝不得清闲的角落。

某个背对着我的男人踩了我一脚,然后他的脚向旁边挪了一下,以此表示我的运气还不够差到让他无动于衷。好吧孩子,我原谅你。但你已经成年了,所以,事实上我并不原谅你。但我也已经成年了,这样的事情我经历多了。就像某个女人突然从我的背后的人群里走到我面前,站在我的面前等车,她向周围瞟了几眼,轻轻松松地神态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她不过是绕过了一个碍事的东西,甚至就是空气。好吧,北京其实是个空空荡荡的城市,直到列车到来,你摆脱外界引力冲进去的时候,人们才奇迹般地冒出来。


补记

福田,我喜欢这个地名。

有意思的网站 http://fatandfuriousburger.com/

地铁上的一个女人瞪大了眼睛。我用了几乎整个路程的的时间搞明白了:原来她就是长得这样,并不是因为什么而瞪大眼睛。好在她的脸还不算难看,所以我只记住了她的眼睛。

我佩服并且记恨那些不扶栏杆的乘客,或者就只剩下了记恨。他们若能看透我的心灵,便都要小心我才对。整个车厢就像装了滚轮的水族箱,他们就是那一棵棵水草。而我这种永远扶着栏杆怕摔倒的人,就成了他们背后的石块。石块没有抱怨波大浪高地理由,所以我也不应该对挤着我并不停摇晃的人们怀恨在心。

“多嘴!”我时常在说出某句话的时候对自己说。我后悔自己对那些不是朋友的人这样说——甚至是那些可能但还不是朋友的人。

那种列车急停时不小心倒在美女身上,但被美女看到是个帅哥时,美女的怒容瞬间转为微笑的情况——在北京,是不存在的。构成这个情况的一切因素在此间都成为了变量,或者一切在一开始就趋向于一个消极的结尾。美女并没有你想象中的美丽,帅哥也没有美女想象中的帅气,倒在身上的时候美女想到的是这个于己无关的男人的赘肉,额头的汗水和鼻子上的黑头;而帅哥看到的是一张不再年轻却不遗余力涂抹掩盖的老脸,粗大的毛孔,以及因为厌恶和愤怒而丑化的面容。他们有足够的里有迁怒于对方,迁怒于满车厢的人们,迁怒于头顶几十米以外的坏天气。一切戏剧性在这时被破坏殆尽,现实如此轻易地撕碎了人们对于美好道德的寄寓。

每当看到诸如“屌丝”之类的词汇,我都会感到厌恶。这是低级的自嘲。

员工就像受虐狂一样对老板说:“你抽我吧!抽我吧!”——老板笑着说:“机会人人均等,但中奖几率有限,抽不抽你还是要看运气的。”

与蓝天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地上的粘痰。它们播种于秋天,在冬日里发芽,他们以各种不规则的状态铺满地面,他们有着成为一种骇人景观的能力,对他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天赋——以此告诉人们这个城市和来往的人们是多么的健康。——他们还构成一道无言的谜题,谜底是北京一座古老的庙宇。

鲜浓痰。

复兴门的地铁站仿佛肠胃之间的狭窄食道,人们涌进来,涌进来,涌进来。但再前进一步则需要的不仅仅是自我的意志。唯一的地铁换乘通道在末端分了三个入口,这个可笑的设计本来以为人们会像拉锁那样循序而进,构成整齐的两排。但这就如同高速路的入口让流入车辆的四条车道瞬间变为两条一样——这种该死的设计都不能称之为设计,但确实可以称之为“设计的失败”。

我对自己说:10点钟要躺在床上。无论做什么,都要躺在床上。

我要对第二天的困倦负责。

这几日我煮了不少次咖啡,体会使用虹吸壶的时候,到当水开始沸腾,搅拌咖啡粉的时候,不要刮擦底部的滤布。并且至少以1:1的水冲淡浓缩咖啡味道果然更好一些。但总之,还是那句话:Esspresso是一切的基础。也就是一切。

01.这里以南1800公里以外算是南方,斯地毗邻大海,即使是冬日也春暖花开。 02.斯地为繁华都市,我踏着夜风而来,比起北地极寒这里温存有加,午夜时分路上依然灯红酒绿,年轻的人们漫步在街头,还有卖唱青年的歌声洋溢在空气里。 03.厚重的棉衣将我来自异地暴露无遗,但我毫不在乎,贪婪地在夜色中呼吸着绿色的空气。 04.莲花山之巅有一座昂首阔步的雕像,人们或面向他仰望,或背向他俯瞰这座城市,但都会举起相机不停地拍照。你看到李自成的雕像的时候不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而你仰望他的雕像的时候你才会觉得这个城市和他一样伟大。 05.山脚下的一座浮雕雕塑上刻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用句时髦的话来说,这叫“深圳精神”。 06.深圳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崭新的,即使来自北京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首都,依旧会被这种新鲜感所触动。街道、商业区,城市绿化,交通,地铁……这种崭新毫无历史包袱,轻盈,充满活力。 07.我喜欢漫步在深圳街头,走在巨大的榕树构成的林荫路上。那些爬满枝条蔓延到地面的气根让这个南方城市更加南方。还有北京少有的蓝天白云。以及只要你想,就能随随便便到达的海边。 08. 地铁按里程收费,但人不多。从机场到城里只要十块左右,比起北京所谓“机场快轨”25块的票价,这里算是价格公道了。 09.吃了正宗海南椰子鸡。新鲜椰子汁炖熟的海南文昌嫩鸡,配以酸辣的酱汁,在稍有寒意的冬日真是绝妙的享受。 10.欢乐谷、华侨城、民族园北京也有,但北京没有那么多树啊。所以我抖擞精神,绕着走了一圈,十公里有氧运动,又能吃下一只椰子鸡,妥妥的。

重读《围城》。和初读的时候感觉相差不多,一边阅读一边感叹钱钟书先生文笔的精妙。比喻这个我们语文课上学到的第一种修辞方式在这部小说里被应用得淋漓尽致。到现在越来越觉得比喻是诸多修辞文法中最难的一种,好多深刻的道理被好的比喻化繁为简,就像丰盛的佳肴上淋上鲜美的汤汁,读起来更清逸流畅。而看似简单的比喻实在是对作家想象力和洞察力的考验,既要比喻恰当,又不能显得浮夸做作。读这部小说时总让我想起维特根斯坦说过的一句话:好的明喻令才智焕然一新。这何止是“好的明喻”,又何至于“焕然一新”啊!

书中有一处写洋人不懂美食,“……他们白煮鸡,烧了一滚,把汤丢了,只吃鸡肉,真是笑话。”又说到其实国人也有不识外物的,“……有人外国回来送给他一罐咖啡,他以为是鼻烟,把鼻孔里的皮都擦破了。”看到这里忍俊不禁,真的笑出声音来。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是那么的熟悉如何品尝咖啡,亦或者,最近工作压力太大了,笑点变低了也未可知。

前几日买书,同时购得一本《维特根斯坦笔记》,还有一本杨绛先生翻译的《斐多PHAEDO》。前者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的笔记,后者是讲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就义时的对话录,文中探讨的主题是“死亡”。两本书购于所谓的“世界末日”之前,料想我心理上的功课算是做足了。但事实上——如人们所料——所谓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发生。而因为这种虚妄的谣言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足以令人感到疯狂,就连我妈这样不看电影的佛教信徒也和他的朋友们一起为世界末日祈福念经了。而我幸好在此时阅读了这两本书,得到一句哲人的话一直在脑中玩味:“宗教的疯狂来自费宗教的疯狂。”

有道理,真有道理!

哲学家就是一群把牛逼的道理一语道破,并且说得闪闪发光的那类人。

这次回家,听到爸爸讲述他曾经工作的一些经历很有意思。当时任职于北京水暖器材一厂的他还去过中南海,因为中南海的水暖件都是他们厂供应的,所以万一是修修补补,必定是中南海有求,水暖厂必应。“虽然厂里就一辆破车,那也得开车带我们去”——这可是政治任务,不是随随便便的水暖器材检修。更有趣的经历是当年伟大领袖驾崩的时候,为了修建天安门广场中央的纪念堂,他们厂还加班加点,据说纪念堂里面大花盆木围子上面包的铜件儿都是他们做的。听到这里,真让我觉得不得了,感觉自己和伟大领袖更近了。真想再参观一下纪念堂,看一看我父亲制作的铜件儿还在不在。也好以后跟人吹牛逼的时候心理有个谱。

因为不摇滚,所以不硬。 谁能想到唱出这样的歌曲的竟是日后的中国摇滚乐之父——躯干老师呢?

小雪过后迎接或者等待大雪,似乎没有别的选择。日子就是这么一天一天过来的。过来以后,一天一天也就这么过去。(2012-11-28)

回到家,看到地上有两个纸箱,一整箱的瓶装矿泉水,一整箱的压缩饼干。背后的佛龛被一席黄布罩着,我看不到那后面的肃穆庄严。这说明了什么呢?我问自己。

2012几乎是所有宗教信徒的节日,他们盼望着这个日子的到来,并且恐惧着,但他们终于是兴奋地做着准备,利用所有超现实的方式,通过一个虚幻来迎接另一个虚幻。而无论结果怎样,这之后都会有一个更现实的案例来支撑他们的信仰。

他们中的很多人几乎都没有看过那部电影。他们只是听到了某些声音,甚至只是听到了一个人的某一个声音。(2012-11-15)

在这样一个冬天,拿着一杯咖啡在路上边走边喝。我大概能体会出点燃的烟草对于吸烟者在冬日里的一种美好。(2012-11-16)

在灰色的调性里,万物沉寂。连从口中呼出的气体都不会快速地散尽。

近几周的生活感到异常疲惫,工作并没有给我带来更多的快乐。某种压力令我感到紧张,我不喜欢这样。我开始重新想起我那些爱好、未完成的计划,想起我那些好久没有见面的朋友。

生活因为简单变得枯燥,我甚至能分身跳脱,看到那个伏案工作的自己。我梦到巴黎。

读几本未读完的书,并终于读完。蒋勋《孤独六讲》的最后一讲为“伦理孤独”,谈到“敦伦”一词。记得初读王小波《黄金时代》也有这个词语。但还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敦伦”代替“做爱”一词。现在想起不免莞尔一笑,敦伦真是幽默感十足的词汇。可惜这几日家妻出差,不可敦伦,只能手执阳具自敦

读完了《读库1203》。买这本书是冲着王小波的哥哥所写《弟弟王小波》一文,但第一篇阅读的是《巴黎画派中的黄皮肤》一文,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辈子的战争》一文。该文描述了1985年对越反击战中参战的一队青年士兵的经历,通过回忆录式的手法,进行了讲述。这段战争光是阅读文字就已令人心惊动魄。而我的记忆中这段历史几乎没有更多的接触。时年我5岁,却不知那时在边陲的那场战争是那样的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