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09-03-04 并非布道 [周三 巴黎 雨]

昨天和小萌谈信仰方面的问题,她建议我将想法写下来,要求是:把简单的问题做尽量简 单的记录。

如果无法显示图片,则可能因为您使用的网络不能访问Picasa(picasaweb.google.com)网络相册。
一张老图片,一篇老文《我的门

事实上,这是我第三次提笔写有关宗教和信仰的东西了,前两次是自我探讨的一种求索,而今天则是直陈其事,说一下想法而已。

目前的观点有三:
一、人可以不信教,但是最好有信仰。
二、宗教并非信仰的唯一商品、共产主义也不是;无神论可以是信仰,我们也可以选择更加现代的信仰,比如:哲学。
三、建立自己的信仰是必要的,但并不要布道,不试图改变他人信仰。

  我的身边从来不少有宗教信仰的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海外,他们都十分虔诚甚至笃信,坚持教条、道义,并且立志成为一个合格的信徒和布道者。与此同时, 我生在一个信仰无神论的国家,传统教育教导我们宗教属于迷信,应当信仰某种精神或者某种主义。这种建立在人道和社会体制上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辈中 的大多数。但副作用也十分明显——由于对自身信仰的迷信导致了对其他信仰不能够正视和理解。

  并且我辈中大多数人是空虚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精神支柱的。因为我们的传统教育(至少八十年代末期至今)都强调共产主义是理性范围内应该接受的信 仰,但事实上在如今这个年代,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进步,对比和反思之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已经不能带给我们先辈那样有力的支持,如果我问你,你信仰共 产主义么?你会怎么回答呢?

  如同所有需求一样,宗教信仰是为了满足一种需求,就这个层面来讲,教育和灌输的作用至多是引导和启发。我们并不能让别人信某种信仰,也不能阻止人信。 之所以有传道授业,旨在通过讲解介绍宗教到底有什么用,解决什么问题,满足什么需求。在决定追随某种宗教或者接受某种信仰之前,也许你要静心问一下自己, 你需要它们给你什么?你需要了解一些宗教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不是停留在那些传说历史故事和电视里播放的节目间穿插的几句来自宗教的词汇和成语。这样做的好 处是你对你的信仰有所了解而并非笃信,不过在我看来,如果你真的静心思考一下的话,也许现有的信仰都并不能令人感到满足。

  对于我来说信仰应该是一种精神支持,是我们面对未知所支持我们继续的力量。而宗教是信仰的不同形式,作用相同但是外表不同——你可以从不同宗教中发现 相同或类似的教义,但事实上,这些教义通过学习和理解,你会发现你可以不拘泥于某种宗教。由于历史原因,宗教一般都带有迷信色彩,如果你不能臣服于这种带 有迷信得信仰,你可以寻求科学的帮助。这样你就会发现我们还可以信仰哲学。

  尽管哲学探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但是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我们的心里需求。最简单的例子是当人们面临死亡我们的内心如何得以解脱,在宗教 的作用中,“临终关怀”这一点做得比较完善——因为我们不可能真正理解死亡,所以我们可以依赖某种迷信以缓解我们的紧张——无论对于生者还是死者,从这点 看来都是积极的。哲学(尤其西方哲学)强调人性从而弱化了临终关怀,所以当你发现其中的不同以后,你为什么不将之综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