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总让人感觉一体两面矛盾统一。
你永远不能相信某一种感觉会持续很久,比如就在清明节前两天,北京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春雨过后碧空万里。甚至有人说在城里都看到了雪山——那座横亘于北京西北的海坨山居然下了雪,而当天傍晚托高能见度的福,人们又拍下了落日余晖金光遍地的城市景象。与此同时,春花繁盛,清风和煦。
但不到3天后,北京大风。吹走了蓝天白云,吹来了黄沙漫天。这种场景总让我想起电影《双旗镇刀客》,这些风沙肯定是从西北而来,往东南而去,此去经年万里。
blog of erain
北京的春天总让人感觉一体两面矛盾统一。
你永远不能相信某一种感觉会持续很久,比如就在清明节前两天,北京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春雨过后碧空万里。甚至有人说在城里都看到了雪山——那座横亘于北京西北的海坨山居然下了雪,而当天傍晚托高能见度的福,人们又拍下了落日余晖金光遍地的城市景象。与此同时,春花繁盛,清风和煦。
但不到3天后,北京大风。吹走了蓝天白云,吹来了黄沙漫天。这种场景总让我想起电影《双旗镇刀客》,这些风沙肯定是从西北而来,往东南而去,此去经年万里。
今天看到一个说法,觉得很正确。「美工就是美丽的工人」,以后我也要自称美工,而不是什么「设计师」。
每天如果能够有一些感悟是幸福的事情。这证明自己仍然是敏感的,不被生活的枯燥或者痛苦压制。尤其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春日,总让我想起上学时候课本上讲的一个物候学家竺可桢——他通过大量的日复一日地观察记录自然来了解这个世界,洞悉四季变换的妙趣。当我看到树枝上抽出的细嫩的枝叶、或者一夜之间金黄色的花朵挂满了灌木。让人忍不住凑近一点看,分辨一下到底是迎春花还是连翘。还有几乎同时盛开的桃花、榆叶梅、不同种类的樱花,以及玉兰。
四月,真是美妙的季节。即使花粉和种子在空气中肆意飘荡,但也不能阻挡我为之赞美。我希望找到一个句子来概括这美好的一切,不由得开始羡慕诗人嫉妒画家。
幸好我还可以进行栽培,进行播种,将水倒进泥土。
“爸爸,怎么系鞋带啊?”
“来来我教你”
……
“爸爸,你把鞋脱下来我练练吧。”
虽然阴天,但是昆明湖上看到了很多水鸟,包括但不限于鸭子、鸳鸯、䴙䴘。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黑天鹅。路上听到两个大学生模样的人谈论天鹅,一个问:你看这是黑天鹅,你见过白天鹅么?另一个答:那不就是大鹅么?大白鹅么?我听到后陷入深深的沉思,是啊,铁锅炖的大白鹅不是天鹅吧。感觉气质不太对啊。就这样带着疑问我们走完了颐和园西堤一带。并且惊奇的发现这一带居然没有卖饮料的摊位!之前的摊位全被清空了。一直走到石舫才有商店。差点渴死三位好汉。虽然我们猜测可能是公园为了减少产出垃圾,在权衡贩卖饮食的收入和打扫卫生的成本之后取消了贩卖点,但确实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不过最终还是很开心的,青青在店里买到了北冰洋汽水。一边吃着伯格金的汉堡,一边一个鸡条下肚,青青大喊,辣,好辣!然后痛饮一口北冰洋,咯咯咯地一串儿嗝打出来,眉开眼笑地说,舒坦。
今年第一次大觉寺之旅,天气晴朗,山花烂漫。但树还没有绿,显的花也多了一分土色。也许过一阵再来,会更好看,红花还得绿叶衬,这话没毛病。但什么叫做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并不是一只石龙子也没捉到,也不是没有看到什么昆虫,妈妈说下山后给你买个绿舌头,哪个在青青印象中传说了很久的古早冰棍。谁成想大觉寺脚下的商店里居然还真有绿舌头,还是和路雪的呢!吃完了也不会把舌头染绿的大厂出品的冰棍!孩子开心的吃,妈妈放心地笑,这就是不虚此行!绿色的不虚此行!
一转眼3月都快到月底了。上次写几笔还是一个月之前。回想一下,3月是属于鼻炎的月份。无论是温度还是花粉,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今年的鼻炎来的更早一些,但我还是提前做了防范措施,洗了鼻子,准备了氯雷他定,找出了去年的喷鼻药。但在一阵沙尘从西北席卷北京之后,我就知道,完蛋。从鼻子不通气到不受控制地流涕,然后是眼睛角膜红痒。接下来一个月我只盼温度快点升到一个稳定的高度,最好还能下点雨,净化一下空气。
“爸爸,我今天学雷锋了!”
“哦,你做什么了?”
“我今天打死了20个蚊子”
“……”
青青之前种在袜子上的火龙果种子被我移栽到了花盆里。大概7天后,趁着初春的东风,发芽了。
青青看了感叹爸爸厉害。
但我只是想通过行动告诉他自然界里一个重要的道理:种子是不能在袜子上发芽的😂。
每一个艳阳天都值得记录,值得至少一张照片,但这样的日子里,好的照片何止一张!
红墙反射着已经西斜的阳光,雨水这一天并没有雨水,风倒是不小,将昨天雨后的冷意吹散。告知众人,冬日即将结束。
应该多描写细节……
最近追完了《三体》电视剧,还看了《流浪地球2》,小猴和妈妈一起看的,回来以后说害怕。里面刘德华被枪击的画面让青青感到害怕。直到后来妈妈说他并没有死,只是被麻醉了,他才慢慢不再害怕,还给我描述故事的情节,并且希望跟我们二刷。
无论是三体还是流浪地球,其中表现的黄金时代科幻精神感染了我们,我们边看边感叹“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感叹“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而是给岁月以文明”。这样情绪激昂的作品在这样一个开年看到令人振奋,勇气浓度杠杠的,不由得让人大吼一声:乌拉!
乌拉,俄语音译词汇,在俄语里并没有具体的意思,通常用作表达强烈情感的语气词。俄国官兵在冲锋时通常高喊“乌拉!”,国内常译为“万岁!”,苏联、俄罗斯习惯在阅兵时使用“乌拉!”的口号,其功能类似于我国阅兵的“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的阅兵喊话。
俄国官兵冲锋时喊的口号,相当于我军的“冲啊!”或者“杀!”庆祝胜利时,或者群众集会上向领导人表达敬意时,欢呼的声音,译作“万岁!”
同时又读了一遍罗杰·泽拉兹尼的《趁生命气息逗留》,所谓新浪潮科幻小说的扛鼎之作。不由得让我想把文中结尾的诗篇摘抄下来。
《什罗浦郡的浪荡儿》
From far, from eve and morning
And yon twelve-winded sky,
The stuff of life to knit me
Blew hither: here am I.
Now – for a breath I tarry
Nor yet disperse apart –
Take my hand quick and tell me,
What have you in your heart.
Speak now, and I will answer;
How shall I help you, say;
Ere to the wind’s twelve quarters
I take my endless way.
来自远方,
来自黄昏和清晨,
来自十二重高天的好风轻扬,
飘来生命气息的吹拂:
吹在我身上。
快,趁生命气息逗留,
盘桓未去,
拉住我的手,
快告诉我你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