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4年即将过去,随便记录几笔,但也是因为过于随便,便显得有些草草了事。

-书籍方面-

阅读了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买此书的初衷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感觉没有书看,且不太清楚如何去选择那些书。后来偶尔听说了此书,便感觉这是一个集大成者的文学记录,必定可循着文本找到可读的作者或者作品。但草草读来才发现,木心先生的此书跨度太大,且又太概括,每个提到的作家都不简单,都著作等身,不要说是他们的作品,就是木心先生的结论都看不懂。尤其是到了后半部讲各种主义和学派,更是云里雾里。对此书我都不是浅尝辄止,只是伸了伸舌头,就被刺激了。

但此书还是要慢慢读,并且我通过阅读此书,也明白了文学经典的好处。无论如何,选择文学经典来读,是不会错的。

沈从文 《边城》《沈从文自传》给老婆买了两本书,先后读了。读完边城一直感叹,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滋养了一方文字,一种风格。怪不得提到民国时代的文学家,都会对沈从文大加赞赏。文字如此朴实,充沛的感情却又如此此然的流露。真实境界。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巴黎伦敦落魄记》,动物庄园基本是花了一两天看完的,感觉每个国人都应该在青少年时期阅读此书,意义真是深刻,难怪奥威尔被后世称为先知。《巴黎伦敦落魄记》这本书早就有耳闻,今年终于看到了。书中写了100年前的法国,作者以流浪汉的身份在巴黎街头晃荡,后来又狼狈的回到英国伦敦。被生活所迫,过着花完最后一法郎饿在家里等朋友给他找活的生活,还有繁重的饭店打工的情景。我很佩服这样的作家,如果不是亲身经历,那么他对社会底层的了解是惊人的,如果是亲身经历,那么他的精力和坚持记录下来这段生活是了不起的。(书的结尾,他还饶有兴趣地对英法两国对流浪汉的态度、政策做了风趣的对比和评论。)我也有过在巴黎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打工经历,但远远不如奥威尔笔下那么落魄,尽管这样,每次回家都是精疲力尽,别说写作和记录,饭都不想吃就想平躺着睡去。所以读完此书更加佩服乔治奥威尔了。

《查泰来夫人的情人》,很好看的一本小说,文字流畅,情感充沛。而且不是悲剧结尾,很好。另外我喜欢女主角,书中写查泰莱夫人有着很美的臀部,我信。

《设计中的设计》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的大作,在设计界非常知名。装逼必备,我算是买晚了,不过对此类书一直阅读兴趣不大。今年才买来看,其实是演讲稿的汇总,里面几个关于设计的小故事和理念很吸引人,比如方形的手纸筒、室内伞架的设计,还有用棉布为材质的医院指示系统。都是心思,各种心思。

《快活馋》,《世间的盐》作者高军的新书,是写吃的。算是散文集。文笔延续其一贯风格。拿这样一本书在身上,读起来没有负担,不累,读完也不会有负担,就是不要在饭前或深夜读,恐饿。

还有一些之前买的书还没有读完,比如《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看来我的心还不够静啊…

电影 想看还没看《星际穿越》 好片《布达佩斯大饭店》 好片《消失的爱人》 生活 升级成了老子,我们家的小狗狐狸也升级成了“狐狸舅舅”。 今年出门尤其变得少了很多,整整一个夏天一个秋天一个冬天爬山的次数超不过三次,且高度不超过香山。因为事实就像许多人说的那样——有了孩子就别想休闲什么的了。但目前几个月看来,孩子所带给我们的,远大于没有爬山或者休闲时光被占用所失去的。

苏哥天生一副好嗓子。出生第一天就让我们领教了。 当时出生的病房里另外两个小伙伴一个哭声如小猪叫,一个哼哼唧唧像个小竖笛,只有苏哥哭起来一鸣惊人。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到了两个多月后的今天,苏哥的嗓音仍能保持很高频率的震动以外,声线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以前哭都是以“呜啊”开头,现在直接就是“哇——”地哭开——越来越像大的小孩了。 随着苏哥一天天长大,他的哭声除了音色还有一些腔调和技巧上的变化,比如现在哭的时候已经学会保持体力,如果睡醒了或者感觉不舒服,会先哼唧几声润润嗓子,然后斜着眼睛看着四周,如果恰巧这时候有人路过(有时我会躲着他的视野范围悄悄走过去),就会马上放大音量,哭得不能自已——他已经知道哭不了多长时间肯定有人过来伺候。 苏哥不哭的时候非常可爱(但他哭的时候也很逗,我总想笑,忍不住),并且现在已经开始喜欢说话。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音,偶尔自己高兴了还会叫出声来。那天苏哥晒着冬日里难得的太阳,在床上自己专心安静的玩着,没事笑两声,说两句不太清楚的话。这幅场景让他姥爷看了很是高兴,一个劲儿夸赞:“嘿,今天青青(苏哥的小名儿)真听话,要是老这么听话,再来一个也能养。” 结果第二天,青青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一晚上哭闹好几回,他姥爷抱着他的时候一劲儿的哄还是哭闹不止。他姥爷不是那种巧舌如簧的人,哄小孩也就是那么几套词儿,还搬出了他妈也就是我老婆的奶奶哄我老婆时候用的顺口溜,暂记如下:“摇铃地你别摇小青青刚睡着”如此重复100遍。不过这套词儿也不老管用,青青哭得我行我素,什么都听不进去啦! 对于类似痛苦的经历虽然现在还有,但大体的趋势是越来越好,苏哥越来越听话,越来越配合,整夜不好好睡觉的情况频率越来越少。想起当初刚从医院回来那一阵,真是非常累人。当时我就想应该在小崽儿出生的时候就买一只鹰,人不是说养鹰得熬鹰嘛,就是开始养的一段时间不能让鹰睡觉,等鹰困的跟王八蛋似的时候你就成功了,他以后就都听你的了。所以说养小孩的初期反正都已经受累了,就不差一只鹰,苏哥不睡觉熬我,我就熬鹰,最后苏哥睡好了,鹰我要给熬出来了,苏哥出门还有个神雕陪着,想想就酷。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据说新生儿一天里应该有80%的时间是在睡觉,余下的20%的时间用来吃奶、拉尿、玩以及胡思乱想。 但苏哥不是这样的。 比如今天苏哥几乎每两个小时就醒来一次,然后折腾我们一个小时。每一次醒来不由分说就是哭,且哭得昏天黑地让人感觉非常绝望。但一般来讲中心大意无非是:饿了、渴了、尿了、拉了和不高兴了。但这其中饿了的比例奇高,以至于让我们一直对他的饭量保持的持续的怀疑态度。真不是爹妈狠心不给饭吃,是你老人家的胃是真真的无底洞啊。我们多次跪求苏哥给个准话,让我们也能服务的更周到一些,但苏哥这点倒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就是哭,哭,哭。从这一点看苏哥不是超人,否则应该与我们这些人类展开更高层次的交流,但幸好他不是超人,否则估计不是几勺奶粉能兑付的了的。 ——上述内容记录于大概两周前。 最近苏哥的状态越来越向好的趋势发展,也可能是钙粉起了作用,也可能是长大点了自己摸出了一点活着的规律——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如静静地等待爸妈给你准备奶粉。还能保存些体力省的哭晕了自己。除此之外,还有个令人惊喜的发现。就是苏哥的泪腺终于通了。泪腺没通之前,每哭必流泪,因为泪水多擦不干净,眼睛总是红肿的,加上最开始闹黄疸,弄的眼泪里很多黄色分泌物。哭闹几次后很可能被眼屎糊住了眼皮,睁都睁不开。 这种情况我们在家里小狗——也就是他狐狸舅舅(因为青青降生,和我们同辈儿的狐狸也升级成为了舅舅)几年前闹过角膜溃疡的时候我们领教过,所以也有心理准备,但对于青青这个情况,我们也不知怎么办才好,擦多了对眼睛也刺激,不擦时间一长就满脸花瓜像个没人疼的娃。我妈说这是因为泪腺没通,通了不流眼泪了就好了。所以经过半个多月的等待,苏哥终于迎来了泪腺贯通的大好时刻,现在终于有了一对可以称得上明眸善睐的眼睛——多说一句,他有一只眼睛像他妈向上挑,一只眼睛像我(有些掉眼角)——他妈是这么说的,我没这么觉得——怎么不好看的地儿都像我呢…… 苏哥泪腺通了以后每次哭变成了光打雷不下雨,显得少了很多诚意。但总之是件好事儿,我也就不跟他计较了。

苏哥前一阵经常被自己的动作惊醒。具体表现是睡得本来好好的,忽然浑身一抖,双手一挥,自己猛然哼唧一声,于是就醒了。这样会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他自己睡得不是很踏实,醒来之后就必须哭闹吵醒我们陪他。二是我们醒了之后只好想办法哄他入睡。最后从长辈那里学来了包裹的技巧,用两块布把他包成了一个粽子才能让他安然睡上几个小时。后来经过研究发现,苏哥这并不是什么运动神经发达之类的天赋异禀,而是新生儿缺钙的表现。 新生儿缺钙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像他老子我个子这么高的,出生之前医生就指着B超上模模糊糊的图片说:看,胳膊腿都长,脑袋大。所以她娘体内提供的那些钙估计也不老够的。虽然缺钙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是光晒晒太阳就能解决的——何况这个季节太阳也不是很足,苏哥现在也啃不了大棒骨什么的。最后想来想去只能他老子我起个大早跑个腿去医院给他老买点钙粉了。 据说最好的钙粉是乳酸钙,要买到这种钙粉就得去位于建国门的儿研所。幸好儿研所距离我上班的地方不远,结果中午去看了一眼,一问大夫买钙粉去哪个窗口,咨询台的大夫看都没看我一眼,手往桌子上一拍,手指按到一张被胶条贴的乱八糟的纸上写“钙粉6-8点挂保健科”,说:“今天没号了,明天早点儿来吧。” 于是我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赶头一班地铁,6点钟早早的到了医院。心想老子这么早快点挂了号出去美美的吃个早饭,等八点医生上班买了钙粉后顺利上班。谁知到了医院,那句话怎么说来的——非洲老子一跳高——吓(黑)老子一跳整。个医院大厅满是等待挂号的人,你要说你起的早真不好意思。人到底有多多呢,反正我是6点开始排队7点半才挂到号,挂好赶快跑到保健科,等医生来了又等了20分钟才开好单子,从医院出来已经早上8点半了。 想起韩红的一首歌:《天亮了》。 不过总算没白跑,给苏哥买到了钙粉,中间排队的时候还听到别人说一共就80个号,很可能没排到你就没号了。所以拿到药后心里还是非常激动的。排队的时候还听到一个新近的爹讲带他们家孩子看病的经历: 那次我看我家小孩耳朵里长了个东西,摸起来挺硬的,也不敢自己抠,怕抠坏了,就赶紧去医院挂了耳鼻喉专家号。60多块呢。结果老专家看了一下,发现原来不是病——是个耳屎。估计老专家都有点不好意思,又给仔细查了查耳鼻喉,最后说:你家小孩有点鼻炎啊,于是开了点鼻炎药。 这个故事有一种荒诞的趣味,回家给孩子他妈讲的时候我们乐了半天。

现在是凌晨3点,苏哥刚睡去。我远远地给他跪拜,祈求他赐予我3个小时安宁的睡眠时间。

苏哥从她娘胎里出生已经10天,刚把新生儿黄疸摆平。在这场对待黄疸的攻坚战中,我们主要负责提供弹药(妈咪爱,一种去黄疸的冲剂,这名字怎么听怎么觉得色色的)和养料(奶),并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将苏哥转移到阳光下进行晒暖儿。而苏哥则毅然担负起了对抗黄疸主力军的重任,他主要做的就是……总之,一言以蔽之,就是哭。

其实得不得黄疸对于苏哥来说状态都差不多。每天都是不定时醒来,然后哭闹,告诉我们他要吃了,我就连滚带爬的起来给他备膳。苏哥的到来填补了我这三十年来人生没有上过夜班的空白,让我的人生变的完整,为此我感激涕零。但也是因为没有过相关经验,真正搞起来的时候还真有些灰头土脸。因为他娘亲的奶水不是很足,所以必须配合奶粉冲剂。话说这奶粉远渡重洋从法兰西国而来,到东土大唐苏哥的嘴里,最后一个步骤大概是这样的:

我:“几勺?多少毫升?”他娘亲:“两勺,60ml。”我:“得令!”苏哥:“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大意:我没什么忌口,对了,忌慢,快去吧小鬼~)”

先洗手,找个杯子倒热水,再倒冷水,试试不太热后倒进奶瓶,然后加奶粉,不能缺斤短两,苏哥喝得出来,要不跟你哭闹个没完没了。然后盖上瓶盖后摇晃、搅拌。直至奶粉充分化开溶解,再倒置奶瓶,看有没有遗留奶粉,以免堵住奶嘴头影响进食体验。这里有个关窍,就是融化牛奶的时候不能像撸管那样上下使劲儿,虽然可以以歇斯底里的力道保证奶粉溶解充分,但会遗留大量气泡,苏哥喝了以后就会打嗝不止。我一开始也是那么上下摇瓶子,苏哥喝完了就给我脸色看,好在我天资聪颖,理解力强,及时改正,用小勺或者筷子在瓶子里搅匀,这样就能保证口感的前提下减少气泡了。苏哥对我的进步表示了肯定,并让我多睡半个小时。

要知道,半夜三点起来伺候用膳这半个小时显得多么重要。我怀着感恩的心爬上床,苏哥梦中微笑地放了几个屁。我忽然有些担心:

这小祖宗不是要拉吧……

趁现在赶快写几笔,因为一会儿苏哥一哭,我就得过去。

苏哥现在每天要喂奶6-7次,每次两勺半-三勺奶粉,40度左右的温水融开后滴在手背几滴,如果不感觉过热,那就可以开饭了。

苏哥饥饿和吃饱后的状态判若两人,如果没吃饱,他能穷尽全身的力量来哭,并且伴随双手向上挥舞并抓脸。出生之前B超时医生就说你家孩子脑袋大,生出来一看果然是个大头儿子。于是这也让他哭闹的时候很容易能抓伤双颊。

苏哥哭的时候伴随抑扬顿挫的强调,他嗓门洪亮——在医院的时候,旁边病床有两个小伙伴嗓门都差点意思,一个叫猪太郎——凡要哭泣前后总要“哼哼哼”几声,另一个叫“小竖笛”,哭起来声音不大,但哼哼唧唧,发出像竖笛那样支支吾吾渐渐变弱的抽泣声。我家苏哥一上来就是标准的“哇哇哇哇”只要一息尚存,那必定把音发得圆满且洪亮。但这样也有些副作用,一个是我们耳膜有时候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他老人家也很容易因为过度的用力把自己哭晕。

前几天有一次就因为用膳时间等待太久而大不高兴,无论是在床上还是我抱在怀里他一直都在哭闹,双手划脸,我一边劝他“别哭了,别哭了,青青乖,青青乖”(青青是他的小名儿),一边尽力挡着他两只手。他在刚甩了一个高腔之后,忽然“嗝儿喽”一声,不动了。双眼直视前方,嘴做“O”状,什么声音也没发出。这么一搞,可把一直盼着他停止哭泣的我吓了一大跳,不会哭坏了吧!于是赶快先用手指探了探鼻息,感觉尚有气息流动,又拍了拍后背,直到听到哧哧的两声喘息,才把心放下来。苏哥终于像相声里说得老虎“晃晃悠悠又起来了”,但可能是刚才用情过猛,一下闭了气哭晕了,醒来之后看了看四周,好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般。

苏哥好像醒了,我得过去看看……

#某一个路人#

走过一段再熟悉不过的街道,擦身而过无数陌生的路人。我无意之间望向他们。我想记住他们。我想在日后的某个时刻回忆起他们。

#如何记住一个人?如何引起人们注意?其实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

地铁上的门开了,进来一个身材瘦弱的男人——衣着肮脏,邋遢,手里拿着一个白色酒瓶,里面有半瓶子酒,人和瓶子里的酒一样逛荡着。但他就是这样轻松地抓住了其他人的视线。他走到哪里,人们的视线就跟到哪里,还是那种不敢直视的视线——从报纸的边缘,扶着脑袋的手指夹缝中,或者伸个懒腰的神态之间,小心翼翼却时刻不敢松心地跟随着他。 这个男人顺着地铁的摇晃走了半个车厢,这时的车厢并不拥挤,以至于他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地上,所有人的目光也像被揪了一下。然后他背着拿酒瓶的手,环顾了一下四周,却转过身,走回到之前的车厢里——这一切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人们期待或者设想他下一步动作被车厢门咣当一声砸碎,留下了和之前同样的车厢。套用一句别人书里的句式——如果上天有帝,那么这个人便是派来制造悬念的。

放松之后想躺着就着舒服的灯光阅读一本小说。这个时候我多少会对自己不吸烟感到一点遗憾。

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如果只看到性,那就太片面了。整个小说看下来感觉康妮是感性的,活泼的,丰满的和性感的。她喜于情人对她臀部之美的赞扬,厌恶那个如同半个机器一样的丈夫。在雨中和他的情人裸体奔跑那一段一定感动了不少后世的小清新们。以至于后世表现爱情都要在瓢泼大雨里耍一下。小说里面人物丰满的,纠结的。似乎每个人无论地位身份都异常纠结——总是在犹豫做还是不做、该怎样做还是不该怎样做之间把事情做了、把感情迸发了,把决定抛给了感性,然后就是后悔,继续纠结。小说中康妮是最果断的,清晰的,虽然也彷徨过,但通过肉体获得的快感明白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并把对此的追求坚持到了最后。小说的结尾是乐观的。让人觉得这段感情没白发展。

#20140722# 给青青买的奶粉到了。一共六盒,从巴黎运来。感谢小诺。0-6个月两盒,6-12个月4盒。法国的奶制品之好自不必说,法国因为牛奶监控严格,产量又不高,本着肥水不留外人田的精神,奶粉都不出口,只供本国人享用。而且给婴幼儿吃的奶粉更是营养丰富,且易于吸收。到时候我也跟着蹭点。 #20140720# 去机场那边的斯普瑞斯奥特莱斯(真TM远)给青青买了几件小衣服。天气极为闷热,姥爷开车带着全家。姥姥帮着一共买了7件衣服。顶着炎炎烈日在商业街里逛有一种超现实的感觉。 #20140718# 今天又去了趟医院,找大夫做常规的检查,主要就是把之前化验的单子看看。今天我们给青青买的澡盆也送到了,里面还送了好多玩意儿。几个海洋球,还有几个胶皮鸭子——一捏可以出声儿的那种。给了狐狸一个,狐狸玩的不亦乐乎。 #20140716# 去医院拍B超,拍了3次,第一次青青在睡觉,大夫说你先去溜达溜达,让胎儿动动。过了一会儿回来,第二次拍照,青青动了,但脑袋朝下趴着,看不到,医生又让出去走走。第三次终于看全了。仔细查看后,大夫说青青脑袋大腿长。预计出生得九斤呢! #20140715# 小萌说晚上蚊子多,闹得她睡不好觉,于是买了个蚊帐,支上以后欢天喜地地说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结果第二天起来说,咱还是把蚊帐撤了吧。我说为什么啊?她说:感觉太闷了。 #20140714# 给青青买了奶粉 一共买了6盒,让法国那边的朋友帮忙代购。这下青青有好的奶粉吃了。瓦咔咔。 #20140706# 老婆是孕妇里脾气好的那一类。

#20140704# 小萌今天又吃了两根冰棍,每天都吃冰。 #20140701# 今天小萌又感到了宫缩,宫缩的时候手摸着的感觉独自比平常要硬,可能是肌肉收缩的缘故。几周前小萌就能感到不规律也无疼痛感的宫缩,今天却感到有些疼痛。可能是这几天比较累,上下班距离远导致的。 #20140620#今天去产检,项目里有个比较重要的——检查血糖。具体检查的流程也比较复杂——在家就要把上次从医院买的糖包冲水,前一天晚上10点后就不能进食喝水,早上一早奔到医院,先抽血一次,然后赶快喝掉糖水,喝完后再分时间段抽两次血。弄完都快中午了。 #20140618# 今天去拍B超,屏幕里青青很如愿地在子宫里动来动去。这次是排查畸形的B超,简称“大盘鸡”(大排查畸形),这次B超需要胎儿动起来才能看得清楚,有的孕妇来的时候胎儿不动,大夫看了半天没有办法,只能叫孕妇起身溜达或者喝水,总之就是想办法让胎儿动起来。这就导致每个孕妇检查时间不一样,小萌到的时候已排了很多人,足足等了一上午也没到她,不得已只好先回家,吃完午饭休息了会儿又跑了一趟医院,托青青平常就喜欢动的福,这次也很顺利,检查的结果是目前一切正常,大夫还特别指出青青是个大长腿。青青的妈妈听了自然很高兴,青青以后不当西餐厨师也可以当个模特嘛~ #20140611# 这两天小萌吃饭不太舒服,虽然吃得稍微多了一些,但是饭后感觉消化不太好。有些恶心,她觉得可能是青青在长头发,弄得她肚子里感觉怪怪的。记得好像姜总之前说过他老婆怀孕的时候能感觉到胎儿在长头发——我想象不出来这种感觉。 #20140610# 要尽快买个单反相机,给青青拍照片用!——上峰下达了命令。我得开始研究研究相机了。 #20140609# 今天小萌去做B超,可以看到青青又长大了多少。其实最近每天都会照镜子,对着镜子看肚子是不是又大了。今天检查结果一切正常,青青头围是22cm,加上身体和腿脚,大概有小臂那么长。“可以抱起来啦”——小萌说。 #20140608# 今天拿pad拍了一段青青的视频。青青在肚子里伸胳膊伸腿,因此小萌的肚子一起一伏,很是好玩。 #20140520# 怀孕以后能否做爱这个事情是个问题。 #20140518# 小萌坐在马桶上大声召唤我:“你快过来!”我赶忙跑过去,“怎么了?“小萌敞开厕所门,朝我笑道:”感觉到了么?“我猛然间感到有些不对劲儿,如鲠在喉,然后也朝她笑了:“得有这么长吧?”“不是,都是小球儿”小萌一只手捂着肚子,一只手用十指和拇指比划了一个圈:“有这么大,很多。今天可真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是怀孕以来最爽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