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2-12-06 描述一种感受3 [星期四 北京 晴]

“你是。”我对自己说——每当感到“格格不入”的时候。

我端着一份套餐走进麦当劳,找不到一张空桌子。我坐到一张四五人同坐的桌旁,身旁只剩了一张椅子。看到又涌进餐厅的人流我开始感到幸灾乐祸,并准备以这样的好心情开始一顿晚餐。这时走进一个穿着蓝色牛仔的年轻人,中等身材,有些微胖,短发,像一个还没毕业的高中生。他的衣服有些褶皱,眼神有些飘忽不定,像是在找人,又像是随便走进来,即将又这么随便的走出去。

或许他是个在街上溜达的学生,但麦当劳坐满了有模有样的学生——比他要光鲜亮丽得多,也开朗的多,带着耳机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或者互相叫骂着开着玩笑。而他只是走进来,显得非常安静,但又显得心事重重。

或许他是个外来的民工——现在都不这么称呼了,叫“外来务工人员”,麦当劳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永远如埃菲尔铁塔一样具有象征意义。吃上一个汉堡才算领略异国风情,也让他们能像城里人那样挺直腰板,“见过世面”这句话以实体的形式入口,丰富味蕾和乏善可陈的胃囊的同时让多少人又拥有了一个梦,要在家乡开一家一样的西餐厅,贩卖“其实不过是肉夹馍的加强版而已”的汉堡包儿和甜水——就像他们县城里那家麦肯基那样。

或许,我几乎都肯定了——他就是一个乞讨者。像那些穿梭于快餐厅向你递纸片,同时对你比划着解释上面写的“帮助残疾人”的小孩子们。我总是摇摇头,同样不出声音地耸耸肩。无声的对话结束,他们走开,留给我有些自责的复杂心情。他几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迷离的目光只是在寻找一个看起来更慈善一些的目标。但他的方式有些不同,看到我旁边的空位,便走了过来,坐下,看了一眼我买的套餐,而后手支着桌子,环顾四周。

他全新的方式让我困惑不已,也许我下意识地表现出了反感的表情已据他千里之外。或许我根本不入他法眼——我回忆着他看我套餐的眼神——就一个双层吉士汉堡套餐啊,穷。我的内心被杂七杂八的猜测所充斥,口中的面包有些索然无味。我仍然期待着他的下一步举动,或者跟他旁边的中年妇女说点什么。但他只是看着周围的人和他们的吃的,一句话也不说。

直到我快吃完所有食物,这期间他还看了我一次,几乎用眼睛细数了我盘里的食物,而后继续看向别处。这时,对面的一对儿小夫妻站起身,拿起书包离开了座位。当他们要走出门口的时候年轻人猛的站起身,朝他们的座位走去,拿起桌上餐盘里剩下的半包薯条,回到自己的座位,几口吃了个干净。与此同时,一个服务员清理了餐盘,看了他一眼。

吃完了薯条,他显得踏实了许多。我也一样。

“认识你自己。”我对自己说——每当我看到那些“格格不入”的人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