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1-03-03 一本书和几个电影 [星期四 北京 晴]

芒克《瞧!这些人》

从罗老师书架上拿来一本书闲着翻,这本书的作者是当年朦胧诗的代表人之一。而这本书则是一本他的见闻录,记录了当年从白洋淀走出来的一批知识青年,他们在日后的中国文坛、诗坛、美术界和艺术圈都有着巨大的成就,很多人的大名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但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就是讲述他们曾经的一些故事,通过芒克的眼看到,由他的嘴说出。

当年的白洋淀活跃着这样一批人:根子、芒克、多多、方含、宋海泉、白青、潘青萍、陶洛涌、戎雪兰、北岛、江河、严力、彭刚、史保嘉、郑义、甘铁生、林莽。除了他们书中还记录了诸如作者与黄燎原、王朔、陈凯歌这样的非诗人的交往记录。我觉得当年的诗坛是个很有意思的社会群落,每个人都以诗歌的名义走到一起,却似乎谁也不能理解谁,很少能看出哪个诗人对同龄或者同时代的诗人的仰慕和钦佩,这帮人倒是见面就喝酒,喝多了就吵架,吵急了就动手,然后大骂一句:“XXX算个屁!他写的那也叫诗!”这个群落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斗士,都特立独行,只有像黄燎原这样涉世未深就被吸引的孩子才会表达出不能自已的欢喜赞叹。诗歌的世界魅力是不可言传的,我觉得很难说你能理解诗歌,但是你肯定能被诗歌所感动。

更有趣的是,在中国这样的环境里,现代诗歌只能以几乎是畸形地状态发展成长着。这群诗人在当时几乎就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代名词,芒克在刊印《今天》的时候也像是在做地下工作,他们的聚会也屡有警察跟梢。除了政治上的不自由,诗人也不像作家能成为一个职业,登大雅之堂,真正靠写诗来养活自己的估计没有几个。退一步讲,就连真正吃文字这碗饭的都少。就“以战养战”这一点来讲巴金同志绝对是靠笔吃饭的人的榜样,一个好战士。但诗人更多的不是靠打持久战,那样的激情的持续性是有限的,且对人有巨大的破坏性。诗歌不能满足人们引发的对自身的思考的平衡,从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食指的精神病,海子的自杀以及顾城的悲剧都说明了这些。

书中说到顾城令我印象深刻,芒克第一次见到由姐姐带来的顾城的时候觉得他胆小怕事,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顾城的姐姐说他可没有你想象的那样胆小,在新西兰他一口气杀了100只鸡,这可是真真切切的。

对于诗人本身悲剧命运的思考其实在书中并不多见,很多文章都是写了芒克和他的朋友喝酒吃饭的故事。这些人虽然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插队,但他们依然是当年那批人中的佼佼者。我感到有趣的另一点是,这些人很多都有海外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在那样的年代有这种机会和际遇的,恐怕是更为难得的。《瞧!这些人》这本书我很快就读完了,但是其中的诗歌却没有细读,因为总有一种莫名的心理在作怪,我知道那些诗歌都饱含感情,害怕被吸入其中,难以自拔。

影片《127小时》

之前有一部片叫《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这部片子讲的也是一个到荒野去的故事,也是真人真事改编。只不过这一部电影多了一些面临绝境的体会,而少了荒野生存那种对于出行的意义本身的深刻思考。其实127小时给人的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压力,是个灾难片。在生存的最后一刻能否采取哪怕是最极端的措施,这样的假设本身就让人脊背发凉。而这部影片则真正拍出来了,让你看到,至少是血淋淋的,现实。影片最后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在遇难的第一天主人公就想到了折断手臂求生的方法,但到了最后一天才真正去做。影片中3分钟靠石头折断手臂的过程实际上现实中的阿伦·拉斯顿用了整整一个小时。

影片《暗夜列车》与《指环王》

两个片其实一样,暗夜列车是列车版《指环王》;指环王是指环版《暗夜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