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1-01-20 感想若干 [星期四 北京 晴]

电视里一个谢顶的男人表情庄重,他身边坐了一个已经不是妙龄的女子,他的面前花团锦簇,那锦簇的花团中央几个正书楷体字写着八个大字:“和谐讲座,情人害人”。镜头锁定在男子的脸上,台下一片掌声,他润了润嗓子,开始说:“很高兴跟大家分享这个讲座,我的题目叫情人害人。”看到这里我想,旁边那个女人大概不是他的情人。

这是一个俗套的第三者破坏家庭的故事,集中体现了喜欢沾花惹草的企业老板丈夫、默默无闻忍受着屈辱和心理痛苦的妻子,以及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三陪女之间平凡的感情纠葛。当然最终丈夫脱离了第三者——否则他也不会坐在这里给大家讲故事——并且以一种改过自新的精神面貌面对着台下(我看还真不少)现身说法,这个讲座有着和“法治进行时”这类节目一样吸引人特点,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情节,人的好坏都清晰可见,甚至不需要他们自己讲,随便叫上来一位台下的观众,都可以明辨是非,甚至明辨因果。大概真正有教育意义的,只能算是当事人的具体的描述,以及受害的女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配合。

看到这样的场面总让我怀疑演讲者的动机,这种想法甚至让我自己都觉得有些不怀好意。但事实上我更倾向于读这样一个故事而非去听闻。这样的讲座无论说的还是听的人目的都显得不够纯洁,即使受害或者曾经害过他人,也似乎包藏着一颗虚荣之心;而台下观众又有谁不被故事中耸动的情节吸引,而不怀有看热闹的心态呢?当然我没有权利下这样的判定,我同样同情受害者,憎恶害人的人,但我想这个形式未免做作,而最为做作的是当事人最后总说到自己幡然悔悟无不受益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教育。现在可以提一下这个节目的主题,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讲座了。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其实无非是对一些儒家佛学典籍进行研读和教育。这些书籍虽古但并不难,主要的是《弟子规》和《了凡四训》和一些儒家经典。看到这样的讲座总让我感到悲观,这些本应在青少年时期阅读的书籍,却直到现在才开始弘扬传播。书中教导的孝悌廉耻读起来都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莫说大人,孩子都应该知道。这些当事人现在的忏悔在我看来不是某一个个体的失败,而是近代教育制度的失败,如果说近代还有些笼统,不如说是建国后的教育失败。我们小时候都讨厌上一门很无聊的课,名曰:思想品德。这课总会结合无神论、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思想毛泽东思想来讲,导致的结果就直接是无聊和枯燥。这就是道德教育失败的开始。更加失败的体现则就是现在,那些当年信仰共产主义,或者因共产主义而自豪地宣称“我们没有信仰”的人开始感到无所适从,只能通过宗教或者是各种不可知论中寻找寄托,其中有一部分回归了所谓传统文化,在经典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好听,但也容易让人对为什么会成为浪子避而不谈,成为了借口或者说辞。

我应我妈妈的邀请看了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讲座光盘,大概内容就是一个又一个罪孽深重的人当中的忏悔和对传统文化的欢喜赞叹。讲座总有这样的魅力,如果换作书本文言文,估计谁都懒得去看上个把小时。而讲座又有画面,又有故事,还有丰富的情感和掌声。这样的教育门槛低了很多,行了方便法门。但总不免落了中国教育的俗套,把道德作为标尺去衡量所有事情,而不重视理性的分析。我之前也说过,孝悌虽好,但这样的教育总脱不了一个“愚”字。

又恰听《蒋勋讲红楼梦》,说到贾宝玉和姐妹们的青春王国。通过年龄分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性格,说明处于那样的年龄做出那样的事情是合理的,也是可能的,更是值得理解和尊重的。虽然荒唐、可笑但我们不应该判定为“错”。当一个父亲对早恋的孩子说出:“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过一个女孩。你有什么苦恼可以跟我说说”的时候,孩子会因为你和他的同一性而敞开心怀。这样的说教是高明的说教,以理解为基础,而非以道德开路。蒋老师说到父母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感到头疼,这是因为我们生命中青春的那部分已经失去,而这正是一个契机唤醒生命力青春的部分,比如好奇心、创造力,厉害的父母会把这种心态一直保持,随着孩子一同继续了解这个世界。而没有头绪的父母又能怎么办呢?——蒋老师说的好:还是去读《红楼梦》吧。

蒋勋的讲座和我听到的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讲座若比较,则不难看出高下。我对教育本身没有发言权,但要让我选,我会喜欢听蒋老师的讲座,我喜欢那种如沐春风的感觉,相比刺激耸动浪子回头的故事,我更喜欢对情感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