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门票

下一站:卡拉马佐夫兄弟。

《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是我在年初重新翻开的一本大部头。虽说不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或者《地下室手记》有名,但这本书被蒋勋提起过——这大概是我买书的一个缘起。而这本书我初读的时候感觉难以进入。那大概是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而在去年,我忽然感觉,或许冥冥之中有个声音告诉我,时机成熟了。就像忽然拥有了某种能力,我获得了静下心来开始重读这本小说的勇气与心境。或许是外部环境的嘈杂和令人不安,我在最近的两年年初都会拿起笔在纸上乱画,或者翻开某些旧书,重读《你一生的故事》或者《趁生命气息逗留》。而当那些虚幻的描写不再能令我稳定的时候,我想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看到书架上这本红色硬皮的名著,这本书旁边还有一本同一个出版社的《魔山》,二者相比,我选择了字数更少一些的《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三个月来,终于读完了。

维特根斯坦告诉我,地狱的恐怖一天之内就可以看到,这点时间足够了。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做的,就是让你用几个月的时间,了解十九世纪他生活的年代之间人间的地狱景象,而那些他笔下人的不幸和幸运,在百年后的今天,万里以外的中国,你会发现,并无不同。

读完这本,我算不算拿到了一张通往下一部陀爷的名著的门票?

这本书开始读的时候感觉非常艰难,人名长且变化,就像中文小说中一个人有名有字,有小名,有外号。而俄语人名和他们的小名或昵称差异很大,形成一种阅读障碍。但当你慢慢进入故事,搞清楚了里面的人物关系,其实我发现这部小说的人物并不多,每个出场人物都很重要,没有废笔。到后来,我甚至给这几个角色自创了名字,比如“公爵”“公爵的傻儿子”“村姑”“文人”“老农民”等等。这么一代入,大大加快了我的阅读速度。甚至最后几十页我居然是在一个下午读完的。也就是说,我,读进去了。

读到最后令我非常佩服陀爷,文中一个重要角色和大反派之间的纠葛我读到 2/3 的时候就猜到了,一直想读到陀爷揭开谜底的描写,结果,这个好奇感一直保持到了最后两页,这个重要角色都去世了,才被作者娓娓道来。故事情节和读者的内心都被作者拿捏了。